來好似巖壁迴音,偏裡頭的肉如此肉嫩多汁……若嫌膩味,花上兩個銅板,再叫一碗外頭放著的沁涼桂花酸梅湯,或是山楂、蜜桃飲也是上上之選。”
“此言差矣,豈不聞順勢而為?如今你我內火攻心,正該徐徐散去,哪裡好作冰飲!如此忽冷忽熱,豈不壞了腸胃,失了調養!”
一群剛還認真研究學問的書生們,此刻卻以同樣嚴肅的態度琢磨起晚上的選單,旁徵博引十分投入。原本只是一桌兩人,可漸漸地,旁邊幾桌竟也加入進來,討論的熱火朝天。
最後,三張桌子共計七名書生索性湊了一桌,也叫了個鍋子……
點完菜之後,其中一人煞是興奮道:“我已攢了八個戳,不若明後幾日咱們也都聚在一同吃飯,待到湊齊了十個,也大吃一回!”
眾人紛紛響應,又有說要叫烤魚的,還有的直言自己對冰火兩重天的改良版垂涎已久……
最後,幾個人乾脆開始現場切磋!
“有餚無酒本已為憾,若再不作詩,當真愧為讀書人!不若大家以菜色入詩,以此連句!”
孫招遠等人:“……”
剛還聽得笑吟吟的幾個人刷的收回視線,齊聲感慨:“慚愧慚愧!”
如此想來,當真是他們自大了!
旁的不說,只聽那幾個人連句吧,便已知他們胸中才氣不遜色於己,偏又這般勤勉努力,連吃個飯都不忘練習。
而反觀他們,當真是個只知享樂的蠢物了!
紫袍周全看看好友們,小聲道:“聽他們似乎也是要去春闈的舉子,不如咱們去打個招呼,來日也好結伴而行。”
書生趕路本就有風險,自然是人多勢眾來的更安全。
而且不管是己方還是對方,都自認見識不凡,一同前行也可相互探討,總不至於枯耗時光。
孫招遠等人飛快的交換下眼神,都點了頭。
當下眾人也顧不上吃喝了,堆起滿臉笑意過去寒暄。
那桌几人也不見外,雙方你來我往幾個來回,氣氛就很好了。
大家又互報姓名,竟還喊出幾個名人來。
“哎呀,你便是閩南孫招遠,失敬失敬!”為首那人穿著一身洗的有些褪色的靛藍棉袍,端著真誠的笑,衝孫招遠做了個揖。
孫招遠不敢拿架子,也趕緊回禮,“兩廣杜清明,久仰大名!”
科舉競爭十分激烈,尤其那些才華在伯仲之間的才子們,一旦殺入會試,到了殿試環節,聖人和考官的意見將極大左右他們的最終名次。很多時候,狀元還是二甲頭名,只在上位者的一念之間。
而這意見從何而來?最大來源便是民間和文壇的名聲了。
一眾才子不光要比拼才學,還要比拼名氣,不然外頭那什麼“才子”“神童”的名號作甚那般搶手?
不過話說回來,天下州府何其之多?就算一個地方只有一位才子、一個神童,全國上下……
不曾想今日閩南和兩廣之地的兩位大才子竟然在千里之外的……客棧餐廳碰了頭,當真令人啼笑皆非。
都是南來才子,又有著相同的目的,兩邊先就親近一番,又重新落座,說些路上見聞。
誰知,正說著,就聽外頭忽然一陣騷動,也不知哪裡的誰喊了一嗓子:
“回來了!”
孫招遠等人一愣,面面相覷,都是茫然。
誰回來了?回來作甚?又喊的什麼勁?
不等他們想出個來,卻見剛還笑吟吟大談天下大事,一派沉穩氣象的杜清明忽然猛地從凳子上蹦了起來,以與方才的老成截然不同的矯健姿態抓起寸步不離的小書包,嗖的躥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