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1 / 2)

小說:大唐第一廚+番外 作者:浮雲素

“然,便是速度再快,新糖入長安都要數月之久,我有些門道,行的也比他們快,沙糖才到了,但其他家多是月前才行動,所以城內沙糖多為供不應求,他家的糖除了少量囤貨還未賣出,其餘都被清掃空了。”

莫文遠道:“抬價後價格幾許?”

行商說了個數字,莫文遠聽後僅是挑眉,並不作答,心中卻在盤算,相對於他初次買的沙糖,價格已經是高了,但是比起唐人自己用蔗漿熬製後凝結的糖塊還是很便宜的,更何況商人逐利,在發現沙糖可以掙錢後,絕對有大量行商帶糖湧入長安,到時候價格又會下跌。

初期的進口鏈已經成型。

行商又道:“說來也巧,最近同我打聽糖價之人略多,其中有些,看通身氣派似為官府人士,我思忖著唐人不同我等,喜食糖,此物怕不是會同西域葡萄酒一般,有官人買吧?”當商人,尤其是在長安搞跨國貿易,必須很有商業直覺,憑藉幾月的觀察,他得出了與莫文遠初期設想相似的理論,此時同他說,也是想看看莫文遠的想法。

沒辦法,天竺人對佛教實在是相信得很,在行商心中,莫文遠身上都散發著金光,說出來的話都是金口玉言。

但莫文遠謹慎,說話也不願意說死,便笑道:“可能吧!可能吧!”

……

帶糖回去後,他又開始忙碌,且別說是洛陽的店,便是長安的總店都有點住不開了,在同李三娘書信往來後,莫小狗他們已經著手收購周邊的店鋪,試圖把李三娘食肆拓展成李三娘一條街。

靠酒樓一邊的店主很好說話,再給了筆銀子後便把店賣給了莫小狗,他院落儲存得很好,梓人稍稍粉刷便能投入使用,在放了足量的矮桌坐墊後便成了李三娘食肆的二號酒樓,供人吃酒。

莫文遠是不管店務的,但光是後期培訓就夠他忙的了,招幫傭,收新徒弟,監督老徒弟帶新人。讓眾人驚歎的是,他這次招了兩名新徒弟,並非郎君,而是女郎。

洪大娘洪二孃是隔壁崇德坊的雙生姐妹,長得一樣,行為很有默契,便是她們阿爺阿孃分辨兩人,都是靠湊近看兩人頭上的璇。洪大娘的發璇在左邊,洪二孃的璇在右邊。

相較於別的朝代,唐代的女子還是比較開放的,再加上光德坊李三娘打拼家業的故事流傳甚廣,附近的娘子有不少都把她當作了精神偶像,也想著幹出一番事業。

洪家的父母還算開明,家境又還算殷實,一雙女兒言是想到李三娘食肆當幫廚,便由她們去了,反正在食肆中幹活的娘子不少。

洗菜做菜剁餡揉麵的多是僱來的壯婦或是想要掙銅板的娘子,她們統一由趙二孃管著,平日裡單獨在一別院做活,無人說閒話。

這對姐妹花做事實在是利索,無論是剁餡揉麵,都又快又好,才入店一旬,竟然比熟練工都強了。兩人聽說莫文遠在收新徒弟,也不知是犯了什麼牛勁,竟然去找趙二孃問她們能不能試試。

趙二孃才沒有被嚇倒,他們家既然有了李三娘這等女強人,便絕對不會看輕女郎,便在晚上吃飯時同莫文遠提了一嘴。

“我那有對姐妹花,是否善廚尚不得知,揉麵剁餡確實比其他人手腳更利索,她們言想入大郎門下,你看……”

莫文遠滿口答應下來道:“行啊,帶我明日去看看她們,探一探二人資質如何。”

結果自然是不錯的,莫文遠拍版將兩人收作九徒弟十徒弟,而她們鑽研的方向,則是隨著沙糖引進而開闢的新領域——糕點!

……

江南一帶糕點繁多,梅花糕、青團、桂花拉糕、重陽糕、千層油糕……光是報名字就能不重樣報半個時辰,其中蘇式糕點更是聲名遠揚,成了歷史悠久的糕點流派,莫文遠還被老師帶著專門考證過蘇式糕點的歷史。

隋唐三百年間,蘇州一直是吳郡的首邑,此地地理位置方便,商業繁榮,更加上江南地帶物產豐富,有發展美食的先決條件,所以隋唐時候蘇式糕點才得以蓬勃發展。

其實不僅是蘇式糕點,長安也是一樣,西市上就有好幾家傳承多年的老字號糕點店,什麼“蜜芳齋”“酥居”,在各階層都很有些擁躉。

莫文遠先說好了:“教予你們的糕點很多並非我獨創,而是我從遊記中讀到的,多發源於江南一帶,這點你們要記好了。”

兩姐妹連連點頭,將莫文遠的話刻在腦中。

“金秋已到,丹桂飄香,我便教你們做道與時令有關的糕點,桂花拉糕。”

久違的廚神系統又起了很大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