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1 / 2)

小說:大唐第一廚+番外 作者:浮雲素

《漢晉春秋》中就有記載蜀國同孟獲所在的南中少數民族打仗之事,這便是“七擒孟獲”故事的由來。小黑羊在看過書前就聽說過南中一帶精怪盤桓,這些精怪不同於普通的山大王,竟然是有兵器的,他們的兵器並非鐵匠打造而成,而是取之自然。用堅硬的藤編成鎧甲後穿在身上,防禦性很強。

在莫文遠為了打蛋器煩惱的當晚,他就疾行至南中,尋到極細的藤,將其紛紛採摘下來,帶回長安,又獻寶似的給莫小郎君。

小黑羊:咩咩咩咩咩咩咩!

此藤條可符合要求?

莫文遠看了之後驚訝地發現藤條堅硬度很高,同時又兼具韌性,尋常人根本無法將其彎折,他用上了以禪杖打碩鼠精的力氣掰彎藤條,將倆細條形成縱橫交錯的十字圓弧後試探性地打發麵粉,結果發現,可以用。

他高興極了,低頭在小黑羊的腦袋上親了一下,後者腦袋冒煙,面紅耳赤。

小黑羊:羞死人了!

桂花糕的製作重點就是將粉打發得均勻無顆粒,經由他手打的麵糊白嫩細膩,糊糊間飄著金黃色的小桂花,他將麵糊倒入扁陶碗中,再放入蒸鍋,猛火蒸。

“我已經聞到了,桂花的香氣!”

空氣中飄散著若有若無的甜香,蘊藏在花瓣中的桂花味經由蒸鍋完美釋放,彰顯氣存在感,絲絲入扣的甜在空中悠然盤旋,令人慾罷不能。

“差不多了。”莫文遠掀開鍋蓋,又刷了層糖桂花,桂花黏著在麵皮上,糖滴懸掛在花瓣的邊邊角上,泛著琥珀的棕色,糖水藉由刷子柔軟的毛傳遞到黃色的膏體表面,嫩黃色的糕與棕色的糖桂花湊在一起,相得益彰。

糕被莫文遠慢悠悠地切成四方菱形,這還沒完,只見他從水桶中撈起洗滌完畢的蘆葦葉,用剪刀將其一剪兩端,半截翠綠的葉子鋪成在黝黑的陶碟上,燦金色的糯米糕顫巍巍地落在蘆葦葉上,底部粘性十足,在同蒼葉接觸得瞬間,立刻粘上去。

兩枚桂花拉糕,一截蘆葦葉,擺盤將極簡美學發揮得淋漓盡致。

“請用吧。”

洪家姐妹用筷子夾起桂花糕,而莫文遠則將多餘的糕餵給門外張大嘴巴的小黑羊,柔軟的糕體同牙齒粘在一起,咀嚼後糕與糕之間依舊藕斷絲連。

韌性、很有嚼勁是對桂花糕的最淺層認知,隨著咬肌不斷開合,揉在糯米粉中的糖桂花發揮出效果,糖水同糕完美融合,甜味越來越濃越來越濃,小小的糕能夠帶給嗜甜者無與倫比的滿足感。

刷在表面的糖桂花更起錦上添花之用,洪二用牙齒將桂花花瓣一點點磨碎,植物的清香同包裹它的糖相伴,悠長的桂花香氣在鼻腔縈繞。

中式糕點的甜美於回味無窮在小小的桂花糕上達成了完美的圓融,帶給人的幸福感並不比任何一道大菜低。

小黑羊:咩咩咩咩咩咩咩!

我愛桂花拉糕!

……

李三娘食肆又悄無聲息地增添一視窗,賣的吃食像糕,又像點心,東家給牌匾上題了糕點二字,食客看了之後似懂非懂,大致知道他們又有新吃食可買。

如今李三娘食肆已經成了長安城的招牌,成了對外的名片,便是到長安的西域行商,都要到食肆喝兩碗豆花,才叫來過長安。

美食之名已經遙遙傳到南詔一帶。

怕是隻有洛陽人才不會太嫉妒長安市民能夠吃到食肆的精美吃食,誰叫他們那也有家分店?

莫文遠聽掌櫃他們說了下糕點的販賣情況,心情大好,頭日晚新吃食就被搶購一空,之後更是做多少賣多少,甜食的誘惑力是無與倫比的,糕點相對低廉的價格與好看的模樣同時滿足了貴族子弟與普通百姓的需求。

哎,這筆買賣走上正軌,他就可以精心研究大菜了,他的目標可不是做簡單的食肆,想要讓李三娘家名流千古,店中怎能沒有大菜鎮場子?想來幾名徒弟已練習一段時間,是時候傳授佛跳牆的做法了。

他正在思考,身後忽然傳來了一道悠長悠長,又很耳熟的聲音。

“莫~小~郎~君~”

莫文遠回頭驚訝道:“王三郎!”來的不是別人, 是洛陽王蔚。

大半年不見,王蔚並無太大變化, 還是走在時尚尖端, 他一溜煙兒跑近莫文遠, 帶起陣陣香風,衣袍顏色花哨, 圖案精緻,近看唇色鮮豔, 似乎塗抹了口脂。莫文遠也產生一絲見到故友的欣喜,不由細細端詳王蔚相貌,他看對方的臉頰笑道:“王郎可豐腴不少?”

王蔚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