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中扒拉出了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詞很悲壯,當年上學背誦這首詩時還沒有甚體會,但現在,親面玉門關,他卻被眼前一望無際的浩蕩景象給震撼到了,真實體會到了詩中的意境。
王玄策道:“且別看玉門關寂寥,附近也有我大唐計程車兵駐紮,此地設千總一員,兵營駐防,我等手上有聖上之文書,可在兵營休整一至兩日。”
王玄策乃天竺使團之正使,官職為朝散大夫。此番也是第一次前往天竺,但在走之前他蒐集了不少資料,每到一處都能娓娓道來。莫文遠很愛與此人相處,從他的談吐中能聽出對方廣博的知識量,並且他不吝嗇於在談話中分享知識,與他相處莫文遠學到了很多。
如果他了解歷史,對王玄策的敬佩可能會更深一層,他可是不費一兵一卒就靠借兵滅掉天竺一小國的狠人!
對話還在繼續。
“我等距離兵營還有多遠?”
“再行一兩個時辰就行了。”
“往哪裡走?”
“向東直走便是。”
……
王玄策等人身負出駛天竺之重任,身份頗高,聽聞使團眾人到來,玉門關駐紮的千總親自來迎接,他與王玄策說了幾句話後便詢問使團中眾人之身份。
說到大興善寺的和尚之流,千總的表情還沒變,但才遇到莫文遠的名字,他的臉色就不一般了。
“莫文遠,你說的可是長安莫大郎,開李三娘醬油鋪的那位?”
王玄策在京城的時間比較長,比起李三娘醬油鋪更熟悉李三娘食肆,好在他下朝時也曾幫家中娘子打過醬油,故而說道李三娘醬油鋪也不至於一問三不知。
“對,就是那位莫大郎。”他說著還對身後的莫文遠招招手,讓他出來。
莫文遠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與自己有何干系?
千總目光如炬:“爾就是長安莫大郎?”
莫文遠道:“是我沒錯。”
中黑羊看此人眼神,覺得是個威脅,便向前用自己並不宏偉的身軀阻擋住他的前行之路,還咩咩咩咩咩,發出了充滿戾氣的威脅聲,奈何除了莫文遠,在場人族都聽不懂羊在說什麼,就覺得他十分聒噪。
千總忽然朗聲大笑道:“可算見到你了,醬油童子!”
莫文遠差點絆倒在地,醬油童子?這名聲幾年沒聽見了?而且他已經不是醬油童子而是醬油青少年了,切莫與他提這土味外號。
王玄策也錯愕道:“張千總,這……”
張千總爽朗會會收道:“王正使可不知,我等邊關士兵日常所用吃食,十之八、九源於莫大郎之手。”他解釋道,“醬油是直接從醬油鋪子買的,而各色醃菜,多是從莫大郎之口流傳來,託他之福,我等的伙食也好上許多。”
他唏噓道:“醬油真乃神物,無論是用蒸餅蘸蘸還是在米飯上澆上一勺,都能讓吃食變得鮮美無比,再加上一棵酸菜,滋味甚妙。”
還有一點,酸菜很容易醃製,醃製之後也能夠存放很久,就算戈壁這裡氣候惡劣,他們也是能夠醃酸菜放酸菜的,不過就是把菜運到玉門關比較艱難,但比之以前運送各種醬料,直接送菜來還是要容易許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