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1 / 2)

小說:大唐第一廚+番外 作者:浮雲素

而李三娘受到專業領域限制,只能模糊感到雕版印刷的作用,實在無法與寺院眾人感同身受。

慧遠對她不斷誇獎莫文遠,將他身上的不凡之處無限放大:“令郎慧根深重,不肖幾年定能成就一番事業。”這都是謙虛了誇,以慧遠的想法,莫文遠現在就很了不得了。

李三娘早就知道兒子聰明,每一論及此,她就如同老君八卦爐中鍛鍊過的孫大聖,大世面見得多了,自有閒雲野鶴的淡定氣。

她對莫文遠道:“你就去看看吧,記得回來吃飯。”

莫文遠哦了一聲,懶洋洋趴在驢背上。

說實話,他對雕版印刷興趣一般,但最開始好歹是自己提出來的,就算有始有終,都要去看看。

而且,那可是第一本雕版印刷作品《金剛經》啊!想到這,他還是產生了一絲絲見證歷史的新奇感。

到了寺內,他被和尚迎著前往正殿,僧人皆聚集於此。

慧空和尚身為雕版的完成者,被眾僧團團圍住,解答他們的疑慮,但他一看莫文遠來了,立刻撥開人群,獻寶似的將木板還有經文呈現到他面前。

慧空道:“最後用的還是經摺本的裝訂法,我技藝不佳,在一張大板上刻字更容易。”

刻完後在平整的白紙上印下經文,正反摺疊,再貼上封面,《金剛經》應運而生。

莫文遠將經書拿在手中前後翻看,末了感嘆道:“真厲害啊。”

說的是寺院眾僧,他提出含糊的概念竟然能被完善至此,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覷。

他們的智慧與現代人相同,欠缺的只是歷史積澱的靈光一現,一旦莫文遠開啟了思路,勤勞勇敢的僧人們就能突破舊的桎梏,完成創新。

在與慧空就經摺本聊天時,一名乾枯如柴的老僧出現在莫文遠身後,言明:“住持邀見小施主。”

莫文遠點頭道:“就來。”

……

興善寺住持年事已高,平日裡多在禪房內參悟佛經,莫文遠出入寺廟多次,都沒見過住持。

他心知住持找他定是為了雕版印刷術之事,在路上便打了好幾遍腹稿。

慧空一同跟著來了,他似乎能看出小孩兒心中的緊張,安撫道:“無事,住持定不會為難與你。”

莫文遠呵呵一笑,表情僵硬。

他真的有點小緊張呢!

待到禪房門口,慧空退至一邊,莫文遠只得自己進門,他心中好比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心跳得飛快。

住持身披袈裟坐在蒲團上,他身形瘦削,面容蒼老,眼角堆滿皺紋,裸露出來的手背上有老人斑,坐在那裡悄無聲息。看他外表,最少也有七八十歲。

莫文遠才拘謹坐下,就看見老住持睜開眼睛,對他笑了一下。

眉眼中很有慈祥老頭的味道。

然後慈祥老住持伸出手,手臂懸停在莫文遠面前。他手掌緩緩張開,露出一塊糖。

慧能大師道:“吃糖。”

莫文遠:“……”

“謝過大師。”

慧能大師趁他吃糖時冷不丁殺入正題:“雕版印刷術與幾種裝訂方法,你待如何?”

莫文遠差點被糖嗆到,問題太突然,差點不知如何回答。

好在他早有答案,將糖壓在舌頭底下,莫文遠道:“我欲獻給聖人。”

將雕版印刷術的方子獻給聖人是莫文遠一早就做好的決定,他深知其與豆腐方子,桃子饅頭不同,是能夠引起社會大變革的發明。

他只是一長安城中的普通百姓,對皇帝與世家之間的爭端不甚明瞭,自然也不知世家藏書帶來了知識上的壟斷,但就算是從小角度出發,他也知道“書籍是人類通向進步的階梯”,一旦印刷術普及,讀書人就有更多書可看,基礎教育能夠得到普及,平民也可以擁有書籍。

這些都是好事。

莫文遠心平氣和道:“印刷術本就是從菩薩那裡窺得的門法,我平生志向又與其無關,這法子與其捏在我手中,不如獻給聖人,讓天下貧寒讀書人都有書可讀。”他道,“去歲阿孃為我開蒙,翻遍家中所有藏書,也只有千字文並急救篇了了幾本,說是從我阿爺那兒傳下來的,我通讀兩本書,就已草草知曉天地的道理,更是認識許多字,那時我便想,如果有更多書可讀,不就能知更多道理?”

慧能和尚聽他所說,長長呼聲佛號:“阿彌陀佛,小郎君總角之年就悟出此道理,老衲慚愧。”

莫文遠心說,只希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