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1 / 2)

小說:大唐第一廚+番外 作者:浮雲素

豆子從磨盤上方的孔倒入,磨成豆渣漿,僧人早已準備大木桶,盛放乳白色的漿料。

莫文遠指揮道:“在木桶中倒入熱水,水量為豆渣漿一半即可。”

忙於雕刻字板的慧空僧人也來了,他看後奇道:“這不就是磨豆漿的法子?”

莫文遠道:“到這一步為止,確實是磨豆漿的法子。”

豆漿傳說中也是淮南王了劉安所創,據說他在母親患病期間,將黃豆泡水磨成漿給母親喝,劉母的病在喝完漿汁後很快就好了。到唐朝時,豆漿已經成為比較常見的一種飲品,大街小巷都可買到,莫文遠的早飯經常就是一碗豆漿一枚饅頭。

把豆漿與水按比例稀釋後便開始過濾,現代時,莫文遠所在的飯店是直接買專門的豆漿過濾布來過濾,然唐代尚未出現棉布,他便估摸著找了細麻布做替代品,效果差不多。

麻布兩角被鉤子鉤在半空中,另外兩角由兩名僧強體壯的僧人提著,隨後將稀釋好的豆渣漿倒入麻布中,不斷搖擺,直到無水濾出便過濾完畢。莫文遠人小,就在邊上指揮,身強體壯的僧人在他的指點下行動。

過濾後直接用細麻布包裹好豆渣,倆僧人一左一右用力壓擠包裹,豆漿從布中滲出,跌如鍋內。

莫文遠一邊看一邊拿支筆在本子上寫寫畫畫,他喃喃自語道:“下次應該做個能用槓桿原理榨漿的機器,比人工擠效率高多了。”

手擠豆漿是技術活,一個人幹,一會兒就累了,好在圍觀他做菽乳的人多,見一人沒力氣了,就有人主動接上,幾名僧人輪番上陣,一大鐵鍋的漿汁新鮮出爐。

莫文遠歡天喜地道:“可以開始煮了。”他找了兩條凳,凳子疊凳子,莫小郎君踩在凳子上,於鐵鍋前揮斥方遒。

白色的泡沫從醬汁內泛出,鍋越來越滿越來越滿,泡沫幾乎與鍋邊齊平,又燒了幾分鐘,泡沫逐漸減少,直到沒有,見湯麵平穩後,他便進行最關鍵的一步,酸湯點豆腐。

酸湯做得簡單,白酒酒尾發酵而成的醋與水混合,堪堪達到1:5得混合比例。莫文遠從報童包內掏出一竹罐,將調配好的酸湯撒入鍋內。

僧人目不轉睛盯著大鍋,酸湯下去後,鍋內產生了奇妙的變化,絲絲縷縷的白雲片兒凝結,不多時便佈滿鐵鍋。鮮美滑嫩的豆腐腦盛在鍋內,顏色比上好的白玉還要潔白。

腦海中驀地響起系統提示音。

[任務:研製豆花(1/1)]

[獎勵點:100]

莫文遠深吸一口氣,豆香湧入口鼻,很有心曠神怡之感,他道:“有人想先來一碗兒豆花嗎?”

僧人齊齊舉手。

我要!

問誰想來一碗的結果是,所有人都來了一碗。

民以食為天,僧人悲天憫人,篤信佛教,卻沒有超脫人的行列,豆花的滑嫩是肉眼可以看見的,舀酸湯的勺子在豆花面上壓一下,柔軟卻有彈性的白麵顫巍巍地凹陷,等勺子移開,又緩緩恢復原狀。

僧眾尚且不知什麼叫做q彈,豆花的模樣卻已讓他們想到了諸如此類的形容詞,再加上豆香濃郁,憑想象,他們的口水就要滴下來啦!

現場沒有足夠的陶碗,想要喝豆花,和尚們必須自備碗筷。磨坊與僧寮不遠,端莊的和尚們原本還踱步行走,回去拿缽,見他人走的飛快腳下生風,也急了,生怕到晚就沒有豆花喝,於是一個個加快腳步,硬生生走出了競走的速度。

莫文遠同慧空和尚站在鍋邊,舀豆花,慧空和尚不僅年輕英俊,善於雕刻,在數字上怕也有點天賦,他大勺一掂,就知分量幾何,每位僧人分到的豆花都大差不差,待院內僧人都領完之後,鍋見底,連白花花的邊沿部分都被舀乾淨了。

農曆九月,天還沒開始轉涼,最近又有秋老虎作祟,一碗熱騰騰的豆花喝下去,僧人光滑的腦袋上都在冒汗。莫文遠把被汗水粘成一搓的頭髮往旁邊撥撥,高興道:“成了。”

慧空和尚對一小碗豆花很珍惜,他小口小口吸,胖和尚都開始舔碗底了還沒喝完,他道:“這就是菽乳?”

莫文遠道:“還不是,菽乳還需要將其重物壓一刻,這是比較薄的菽乳。”

慧空和尚哦了一聲道:“為何叫豆花?”他還記得剛才莫文遠的話。

莫文遠鎮定道:“豆漿與酸湯相容時,飄在湯麵上的,可不像是一朵一朵花?”

慧空和尚回憶當時的畫面道:“善。”確實很像。

他們站在一旁聊天,其他僧人卻還在回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