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一聽,竟覺得孫悟空說的很對,看他的眼神難得帶上一絲溫情,心道不想這潑猴也能說出人話來?
“你說的是。”
哎,為了莫大郎,他就先在地獄呆段時日吧!
……
淮揚羅城內,莫文遠毫不知曉菩薩為他做出的犧牲。
一頭豬做出了無數罐的午餐肉,最先被分配的是忙碌的匠人、夥計,還有李三娘食肆內做長工短工之人,他們的口味不似大黑羊般挑剔,吃了後都稱讚味美,又聽聞簡單的作法與低廉的價格,驚訝不已。
莫文遠道:“現罐頭既已可存放倆月,不若先賣一批試水。”
匠人道:“然開罐之法,依舊很不通達,我等常是磕破了陶罐才可將其開啟。”
莫文遠思忖道:“無妨,此些問題之後改進便可,先賣一波試試水。”能放倆月的肉食,想來懂行的行商都是願意買的。”
何止是願意買,簡直就搶瘋了!
江南一帶商賈很多,在食肆放出訊息後都接二連三上門打聽,此時此刻近水樓臺先得月的真理得到了實踐,最先上門的是食肆常客鑫二郎。
鑫這姓氏本就充滿了金錢的氣息,此家在江南也是經營了幾代的大族,不過與真正的高門望族迥異,他們乃商賈起家,現因地產頗多,又兼之養了幾座茶園而不被人小覷,家中兄弟不少,每人各司其職,將家打造得井井有條。
二郎走南闖北,與撂地賣貨的小商賈小商隊不同,做的都是大買賣,聽聞此肉可存放兩月有餘,當即眯起眼睛。
“兩月,便是在炎炎夏日也可?”
“不若說正因是在炎炎夏日,才只能存放兩月。”莫文遠道,“工匠還在做嘗試,倆月已是最短時日,若是得當,存放三月四月也未可知。”
他說的數字可是駭了鑫二郎一跳,在與莫文遠說後當即開了一罐,用勺子挖肉吃。他吃的物什多了,知其並非純肉,但無論是口感還是香味都實屬上乘,更不用說還能存放二月有餘——
莫文遠的話他是信的,次年間無論商賈小販都以信譽為重,質量不齊坑蒙拐騙之人有,然做的都是一筆頭的買賣,想來莫大郎定是試驗多次,才對他說了倆月之數。
鑫二郎道:“此物價格幾何?”他端起一沉甸甸的罐頭,陶罐並不很小,重量也不輕,內裡是滿滿的肉,他猜不定要有十五文二十文。
然而莫文遠卻道:“一罐十文。”
十文?!
此數實在震到了鑫二郎,十文是何概念,李三娘食肆的蒸餅若是加了餡也是要兩文的,也就是說這滿滿一罐肉不過只抵五塊蒸餅,這……
他是個實在人,還挺為莫文遠擔憂:“此價是否太低?”
莫文遠笑道:“鑫二郎不必擔心,此罐中雖加肉泥,然有近一小半都為兌水麥面,不過是攪拌得均勻些,你吃不出罷了,我這價格,不僅不虧,還很有賺頭。”誰叫自家養殖豬,研磨麥粉一條龍服務?成本甚是低廉。
鑫二郎大手一揮道:“有多少我便要多少。”
鑫家郎君來得最快,也就在他走後不久,其他行商陸陸續續上門詢問,夥計們只可抱歉答道:“都被買走了。”
“全買走了?誰家郎君買的。”
“乃是鑫二郎。”
商賈圈子不大,但凡是大行商都相互認識,一聽他的名字,眾人便確定李三娘食肆的定然是好貨,紛紛在心中唾棄那人,不給他們留點餘地,又轉頭詢夥計道:“那肉罐合適還有?我等先交訂金可還成。”
夥計為難道:“此事問我,我也不知,還等與莫大郎說過才是。”
“勞駕勞駕,切要好好問問莫大郎。”
……
莫文遠才從忙碌的後廚出來,就見夥計迎面而來一臉無奈,他這麼多年也是修煉出來了,見他面帶苦色便道:“可是來詢問肉罐之人太多?”
“大郎真神機妙算,我來便是通報此事。”
莫文遠伸手摸摸下巴道:“訂金且別收,只同他們說先到先得,我後日還會做批肉罐,只這樣回覆便罷了。”
夥計連連連頭,往前院去了,而莫文遠則直接帶人去豬圈掃蕩。
他們家開的店多了,賣的副食品也多,正如那豬肉鋪,自打出現以來就備受歡迎,其他人家也非無豬肉脯,不過滋味沒他們家好罷了。物美價廉,又味好,買的人自然也多,需求量上來後,要用的豬自然更多。
然後,他們養的豬也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