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1 / 2)

小說:星輝落進風沙裡 作者:北傾

關上房門前,她下意識又往屋子裡看了眼。天還沒亮徹底,只有一息薄光從窗簾縫中透出來。整間屋子陷在交錯的光影之中,像角落裡藏了只暗中窺探的巨獸,無端得讓人有些心緒不寧。

她垂下眼,用力關上門。

轉身時,她已經收拾好了表情,笑眯眯地看著曲一弦,說:“曲姐,我們走吧。”

——

到停車場時,傅尋和袁野已經等著了。

前者半蹲在巡洋艦車旁檢測胎壓,後者反而跟觀光旅遊的遊客一樣,拿著手機在拍日出。

曲一弦放輕腳步,湊到他身後看了眼,問:“日出好看嗎?”

“好看啊,你看……”話說了一半,袁野覺出不對,擰頭看見曲一弦,跟做賊似的立刻藏好了手機。

他乾笑兩聲,辯解:“我都忙完了。”

曲一弦瞥他:“我說你什麼了?”

袁野立馬搖頭,在她面前站得一板一正,跟站軍姿似的,規規矩矩。

“行了,出發了。”曲一弦拉開車門,隨手把葡萄糖注射液放進車門裡側的門槽內。

她拉住車內把手,坐進車裡。系安全帶時,目光落在後視鏡裡檢測完後輪胎壓往回走的傅尋,忽然有個主意。

曲一弦撳下車窗,半個身子從車窗裡探出去,叫住傅尋:“你上我車,還有袁野。”

她放緩語速,慢慢道:“去可可西里,開我這輛就夠了。”

袁野不明所以,但曲一弦決定的事,他習慣性服從。當下反手關上車門,屁顛屁顛地就鑽進了巡洋艦的後座。

等人坐齊,曲一弦開車上路。

車過了高速收費口,她才不疾不徐地給姜允解釋:“去可可西里比較遠,我們又是當天來回,沒必要再開一輛保障車。”

“等過了格爾木,大約60公里左右,有條必經之路,叫萬丈鹽橋。”曲一弦踩上油門,風馳電掣中,問姜允:“光聽這名字,你覺得是什麼?”

“鹽鹼地上的高架橋嗎?”姜允問。

“萬丈鹽橋是一條路橋,橫穿察爾汗鹽湖腹地,全長33公里,按市制四捨五入長度約有萬丈,所以叫‘萬丈鹽橋’。”

姜允聽得一知半解,問:“架在察爾汗鹽湖上,怎麼還是路橋?”

“54年的時候,修青藏公路。築路大軍從格爾木正式破土動工,第一筆修路經費三十萬,周總理親自批覆撥款。但公路修到五道梁時,經費就不足了。當時負責青藏公路的領導人一想前頭還有唐古拉雪山和岡底斯山石峽,迫不得已又去申請了兩百萬的經費。”

“這次除了經費,國家還撥了一千個工兵和一百輛汽車支援補給。但這些工兵和軍車不是白給的,上頭要求要把敦格公路修通,擴大青藏鐵路的規模,這才有了‘萬丈鹽橋’。”

曲一弦講故事時,聲線有種特殊的蠱惑。

不止姜允,就是袁野和傅尋這種對西北發展歷程一清二楚的也聽得入神。

“為了修通敦格公路,領導人還挺犯愁。他走不開,只能選了位少將。51年西藏解放,領導人率領西北支隊進藏,這位少將當時負責採購進藏物資,對穩定西藏局勢作出過一定貢獻。到53年時,這位少將又在領導人手下參與西藏駱駝運輸總隊的工作,跑遍了寧夏、內蒙,買了一萬多峰駱駝,搶運糧食,為西藏渡過非常時期立了功。54年修青藏鐵路,這位少將正好在可可西里糧食轉運站當站長,自然被委以重任,負責修通敦格公路。”

曲一弦說到這,觀察了眼姜允的神色,見她聽得入迷,繼續道:“這位少將就帶了四個人,開了一輛車,經西寧和蘭州繞道敦煌。在敦煌當地僱了40多個民工,從十一月開始邊探邊修路。”

“邊探邊修路?”姜允追問:“當時沒路嗎?”

“以前哪有路啊?路都是修路人一點一點踩出來的。”曲一弦說:“修到察爾汗鹽湖時,冬天。西北的冬天你是沒感受過,天氣太惡劣了。察爾汗鹽湖上全是乾硬的鹽蓋,鹽蓋密密麻麻跟魚鱗鋸齒一樣,底下全是溶洞,溶溝和溶塘。”

“巧就巧在築路大軍一籌莫展那會,有人掀起鹽蓋,打碎後填進了溶洞。第二天來,發現溶洞密結了,這才被他們就地取材,利用鹽漬土和滷水澆築出了萬丈鹽橋。”

姜允還是頭一次聽到有關西北築路的故事,興致勃勃:“那萬丈鹽橋架在鹽湖上,鋪成了一條路,風景應該不錯吧?”

曲一弦笑了笑,說:“那你可能要失望了,如果我不說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