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家老當鋪,林蔚然將那些彩頭都當了,還是死當,得了六百多兩。至於侯府給她的,她倒不著急處理。原主先前是個花錢沒成算的,月例是花得一個都不剩。導致她身上銀錢不多,現在有了六百兩,才算是有點底氣。她當時得了銀錢,就尋思著回家之後要給見面禮。要給就給實惠的,不整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在農家,衣食住行四項中,衣和食是最實惠的,所以她打算送兩匹布。她壓箱底有兩匹錦緞,並不適合送人。錦緞只有兩匹,可別嫌少。要知道她沒出嫁,身為侯府的姑娘每季四套衣裳,偶爾有大宴會還能多做兩身,由公中出錢。在此前提之下,姑娘們幾乎沒什麼料子在手,除非是自己親孃或者老夫人疼惜私下貼補一些。她這兩匹料子就是老夫人私下給的,因為沒有標誌,當時老夫人也不曾拿回去。現在要送禮,只能另外購置。於是她轉身就去了布莊,對此,林則然並未發展任何意見,只笑吟吟地看著她張羅。林蔚然來找林母,其實林母也躲在屋子裡檢視家底,盤算著給她弄點啥。她是真心疼過林昭然的,但見到親生女兒的那一刻,她心裡對她更親暱一些。&ldo;……你這孩子,這是做什麼?快拿回去,家裡不缺吃不缺穿的!&rdo;&ldo;娘,這是見面禮,你不要豈不是顯得我失禮啦?還有啊,又不是光給你的,你可不能替大嫂他們做主。&rdo;林母笑罵,&ldo;我咋不能替他們做主了?&rdo;這個家都是她在做主呢。她見女兒是真心實意給,就忍不住替她著想,&ldo;就算是見面禮也用不著給這樣多。&rdo;兩匹布呢,一匹綢的一匹細棉布,都是好布。&ldo;這布看著多,家裡那麼多人呢,一人一身就用得差不多了。二哥在書院,就做兩身吧。我看他有件長衫袖口那都磨泛白了。&rdo;林蔚然這麼一說,林母倒捨不得了。林蔚然的目光落到林父林母床上那張粗糙的舊被子上,細看還能看出起了不少球子,&ldo;要是這綢布還有多的,你和爹可以做個被面啊,睡覺舒服。&rdo;若實在捨不得,就用綢的做一面貼身的,另一面用粗布做也行。&ldo;這孩子,爹孃哪用得著這樣的好東西。&rdo;不過林母想起方才給林蔚然收拾被子時,那被子褥子的觸感,心動了,尋思著要是有剩下,倒可以給孩子們縫製一兩個被面。&ldo;我替你哥嫂弟弟們謝謝你。&rdo;&ldo;一家子人,哪用得著這麼客氣。&rdo;林蔚然離開後,林母摸了摸那兩匹布,心中一暖。倒不是看重她這些東西,而是她這份心意。稍晚,林母悄悄問了林二哥那隻帶給林昭然的包袱情況。林則然只說包袱已經託林昭然的親兄長轉交,卻隻字不提他連林昭然的面都沒見上。林母沒有深想,得知林昭然沒有將包袱退回,她就開心,她覺著這樣才好,也算盡了一場緣分,好聚好散。晚上的時候,林母悄悄和林父說,蔚然的性子比昭然要好。昭然性子太獨了,從房間一事就能看出,她甚至連親姐姐都容不下(當時還未發現身世)。而蔚然呢,當了十幾年的千金大小姐,此刻連自己唯一的閨房都願意分出去給僕人住。兩人一比較,高下立見。林父聽她這麼一說,也點了點頭,兩人都不約而同地覺得自家小閨女性子不錯。雖然林父林母覺得這樣想不好,但忍不住。林蔚然回來一天的功夫,村裡就得知了這麼一個訊息,原來林青海家那小閨女林昭然不是林家親生的。親生小閨女原來一直在別人家養著,前兩天讓他家老二林則然去接了回來。這訊息最初是林家二伯孃傳出去的。這裡面一聽就有事啊,現在又剛過了秋收,大家都清閒了些,八卦之火熊熊燃燒。在林家二伯孃的解說下,村裡的人總算弄明白了怎麼回事。林父當年年輕時在外謀生,然後結交了一個兄弟。當年因為某些事情,林母大著肚子出去尋他,尋到人的時候不小心動了胎氣就要生了。當時林父借宿在兄弟家中,無法,只好將就著生了。不巧的是,就在林母生產的時候,林父兄弟家的妻子也要生了。結果嗎,就是兩家婦人幾乎是同時生產,各自產下一枚閨女。閨女生下來不久,就有和尚化緣到了林父的兄弟家,得了一頓飽飯之後,開口了,說他們兩家的閨女因出生時辰太過接近,擾亂了對方的命司,須得相互換養方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