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1 / 1)

誰家的女兒誰家心疼,林父和那兄弟都不大願意,縱然對方是兄弟,也不能放心將孩子交給對方養啊。幸虧那老和尚說了,只需要相互養到十五便沒有妨礙了。當時雙方對老和尚的話半信半疑的,下不了那個決心。可那一段時間,兩個小閨女時不時地生病,甚至有一次差點就沒命了。無奈之下,兩家只能將閨女換著養。一眨眼十五年過去了,也到了約定換回來的日子。一個多月前林昭然突然不告而別,就是她親生父親來接的她,當時走得匆忙,竟來不及親自上門說一聲,後來託人送了信來告知。而這兩日林家讓林二哥親自去了外地將親閨女給接回來了。這說法是林則然想出來的,是一種經過了藝術加工美化的說法。一來維護了林昭然的名聲,她那一天不告而別,林家找了她一天一夜,縱然後來有了那封書信,也多少有些不利的影響。林則然的這一說法能將這些不利影響消除掉,儘管林昭然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回村裡,村裡的流言也影響不到她。二來為林蔚然的歸來給臺階做鋪墊,以便她能更好地融入這裡。這些話是借了林蔚然的二伯孃的嘴巴說出去的。這都是十五年前的老黃曆了,正巧當時林蔚然是生在外面,林則然才敢這樣穿插,增加這一說法的真實性。村民們回想了當時的情形,確實能對得上。她二哥也是用心良苦了,林蔚然心想。這說法於林昭然而言也是一種保護,即使有一天棗林村的人無意中碰到林昭然,亦不會認為此林昭然便是彼林昭然,他們只會覺得兩人長得像而已,因為他們認識的那個林昭然跟著親生父母去了外地了嘛。真可謂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對比之下,侯府對外的說法就顯得很粗糙了,基本上是直述真相。不過此番遭遇更讓人對林昭然心生憐惜就是。洗漱完畢,林蔚然在後院的柴禾堆裡找到了正在劈柴的林大哥。林二哥昨天傍晚就回書院裡去了,為了她的事,前前後後耽擱了不少時間,可不得趕著回去補上嗎?林父林母心疼兒子辛苦,卻也不敢狠留他,只能讓他多帶些銀子傍身。林大哥起得早,已經劈了一堆柴了,他兒子也就是她小侄子韶光在一旁幫忙壘起來,小小的人兒懂事得很,小侄女韶華在一旁玩兒。見到這一幕,林蔚然又彷彿回到了小時候在農村的那會。農家人即使不下地,屋裡屋外全是活,就沒半刻清閒的時候。小韶光見了她很乖巧地喊了聲姑姑,林蔚然摸摸他的頭讓他去玩兒,想接過他的活,也好和她大哥套套話。但他搖頭,繼續壘木塊。林大哥先是笑,眼睛瞄了一眼自家妹妹那雙白嫩的手,一看就不是幹活的,於是說道,&ldo;讓他幹吧,都是自小做慣了的,也不累人。&rdo;林蔚然看了一會,發現確實不會太累,便沒再說啥。&ldo;大哥,你有沒有認識的泥瓦匠啊?&rdo;&ldo;你問這做什麼?可是房間裡需要砌點啥?&rdo;林大哥關心地問。&ldo;我想在西北角我窗戶對出去的地方挖個小水池。&rdo;然後再弄些石塊砌好來。小水池?&ldo;你挖那玩意幹啥?&rdo;林大哥不是很明白。林蔚然摸了摸鼻子,莫名有些心虛,&ldo;我不是帶回來一條錦鯉嗎?需要一個地方安置它。&rdo;今早上她看了,小錦鯉在魚缸裡沒精打采的,見著她也僅是抬抬眼擺擺尾巴,沒有之前兩眼放光躍躍欲試的樣子。林蔚然心裡很清楚,要想將小錦鯉養好,光養在魚缸裡是不行的。所以就生出了想挖個小池塘的想法。這屋子前前後後她看了,很大,連帶著屋子足有一畝多近兩畝地呢。院子裡各處角落都栽上了石榴棗樹之類的果樹,後院那一片更是圍了闌珊來種菜種豆子。這年頭農戶講究自給自足,不興買,頂多沒有的話就拿別的東西和鄰居換。林蔚然踅摸了一圈,在心裡挑好了安置小錦鯉的位置。就在她房間窗戶對出去的的轉角邊,方便她一推開窗就能看到,而且旁邊有一簇竹子,林蔚然逛的時候一眼就相中了那裡。林大哥看著她欲言又止,很想告訴自家妹紙燉了就不用那麼麻煩了,但他怕他這嬌嬌柔柔的妹子會哭。&ldo;大哥,你幫我找人吧,工錢我來付。&rdo;&ldo;說什麼工錢,管兩頓飯得了。&rdo;林蔚然不知道,林則然回縣學之前私底下分別找林父林母和林大哥談過,特別是林大哥,特意多叮囑了幾句。林蔚然知道後,大呼林二哥好人啊。就衝著林二哥能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這一點,以及對事情的預見性,即使日後書讀得不好,將來前程也不會太差,當然,前提是別娶到一個拖後腿的妻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