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李老太尉,今年七十,頭髮已經花白,臉上溝壑很重,人看著也嚴肅,和一般慈眉善目的老人不一樣。身上積威很重,可以看出他曾經站在過權力巔峰的痕跡。眼下有淤青,顯然休息不好,想來是近來微妙的局勢讓眼前的老人也察覺了吧?說起來,李彥是李老太尉李忠賢的本家侄子。當初泰昌帝新帝即位,朝政順利過渡完後,顧老丞相乞骸骨致仕,在新帝望來的目光中,挾裹走了他。後來李家的政治資源都傾注在李彥身上,而李彥本身也足夠爭氣。加上他之前的識趣,還算讓泰昌帝滿意,在李彥四十九那年被泰昌帝欽點為三公之一的太尉。連三公之一的太尉都能世襲制,這隴西李家也是牛逼。這是林蔚然見到李老太尉時腦海中閃現的各種念頭。林蔚然執晚輩禮下拜,&ldo;晚輩拜見李老太尉。&rdo;李老太尉坐在那裡,一動不動,&ldo;虞國公家是沒人了嗎?&rdo;這樣的大事由你一介女流出面?當然,若是來人是宮大夫人甚至老太君,待遇可能會好點。林蔚然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也只是笑笑,並不動怒。她這樣,讓李老太尉都覺得語言上的為難挺無趣的,於是他乾脆地直奔主題,&ldo;林氏,你說要見老夫,現在人你已經見到了。你說我李家要大禍臨頭,此話從何說起?&rdo;他乾脆,林蔚然也直接,&ldo;涼王要反,李老太尉不會看不出來吧?&rdo;&ldo;這個老夫還真不知道。&rdo;林蔚然玩味一笑,&ldo;大家都是真佛,就不要來這些假把戲了。在感知到涼王有反意這一逆不道的想法時,李老太尉對於涼王府的求親沒有果斷拒絕,而是態度模糊不清,難道是你李家生有二心?&rdo;&ldo;我李家是真不知道這一點,何談二心?&rdo;李太尉始終堅持這一點,&ldo;況且涼王有反心,你們有證據嗎?&rdo;&ldo;涼王的野心,皇上已經知曉,並且李彥李太尉應該已經被限制自由了。至於您說的證據,我們暫時不便拿出來,但是涼王謀反是板釘釘的事實,李老太尉確定要不見黃河心不死?如果是這樣,恐怕真到了那時候,李家想抽身就來不及了。&rdo;林茸然繼續說道,&ldo;我知道李家並不乾淨,然後你擔心這點暴露之後,皇上會秋後算賬是嗎?&rdo;李老太尉看了她一眼,慢悠悠地道,&ldo;老夫還是那句話,沒有證據的事情不要亂說。&rdo;對於他睜著眼睛說瞎話的本事,林蔚然也是佩服,當下更是剖開了來說,&ldo;你很明白,我說的不乾淨是你李家通外族一事,你們李家與突厥部落有牽扯!&rdo;李衛嚴肅地對她說,&ldo;你不要胡說八道!&rdo;呵呵,話都說到這了,傷痕已經揭開了那一層皮,就要見到膿水了,她是不會退縮的,而且她也沒有機會退縮!這一退就是死!當下,她厲聲喝道,&ldo;是不是胡說八道,你們李氏父子二人最是清楚!你李家通外族已經是大罪了,在涼王謀反一事之上,立場再模糊以及牽扯不清的話,就罪無可赦了。李老太尉你應該瞭解當今的,執迷不悟只有死路一條!你死還不足惜,謀反失敗之後,你們一家就是罪臣,即使不誅九族夷三族,也是為禍後代!&rdo;&ldo;如果我是你,在此刻開始,一定就積極配合皇上這邊的佈局,爭取在誅涼王一事上立功,而不是一條道路走到黑。有些資本,沉沒了就是沉沒了,認了就是,李老太尉勿要因小失大。&rdo;&ldo;現在回頭,堅定立場,或許李彥的太尉之位會不保,甚至李氏在官場上的子弟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牽連,但畢竟火種還在不是嗎?這或許很難接受,但比起執迷不悟的後果,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對嗎?而且看在我們兩家都是姻親的份上,外子一定幫忙求情,爭取寬大處理。&rdo;李衛突然說道,&ldo;林氏,你與其說這些話來威嚇我們忠心不二的李家,倒不如多操心一些別的事吧。假如如你所說,涼王真的要反的話,你和宮令箴首當其衝,你還是想著如何保命吧。須知涼王一反,天下蠢蠢欲動。皇上怕是顧及不過來了。&ldo;林蔚然笑,李家真是夠虛偽的,一邊戴著忠君的帽子,一邊想探聽別處王爺封地的情況,這是當她傻呢還是當她傻呢。&ldo;你們竟然還有涼王反了之後各封地王爺會跟著一道反的奢望?&rdo;林蔚然是一臉的驚訝。李衛不悅,這女人說話太難聽了。林蔚然轉過頭來,對李老太尉李忠賢說道,&ldo;姑父不在朝中做事,很多事看不明,可以理解。&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