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的是李衛這麼些年一直是李氏的族長,以打理族事為主,身上是有官職,但這一把年紀了也只做到了正五品的閒散官員,所以對這些天下之事見解一般。&ldo;李老太尉不知道涼王的野心不要緊,畢竟是隔著五六百里地呢。但李老太尉侍奉先帝多年,應該是非常瞭解先帝的吧?&rdo;&ldo;先帝彌留之際,分封諸王。兗王有野心,可他的封地是最小的兗州,且兗州乃孔孟聖地,可見先皇之英明。晉王年輕時也是個不安分的,被先皇放在了世家扎堆的太原府,所以晉王享受封地權,卻沒有實際軍政權。燕王居幽州,由幽州牧共同治理。雍王位於隴西府,有太守管政,有將軍管軍,他拿什麼起兵響應呢?還有安王封地在冀州,上有幽州下有兗州,兩邊挾制。&rdo;李老太尉不語。&ldo;李老太尉你應該看得出來,這幾個王爺的封地都在北方。先帝應該考慮到了,如果將這些王爺的封地放在南方,不利於新帝。這些都是先帝的佈局,你們現在還覺得,涼王一反,天下諸王皆能應聲而起嗎?&rdo;&ldo;說起來,最有可能緊隨涼王之後的,應該是竟陵王了吧?但竟陵王在南方,且竟陵只能算一個郡,也就是說,竟陵王表面是王爺,實則是郡王。實力強弱,你老人家應該能有所估算。&rdo;看著侃侃而談的林蔚然,李衛愕然,這些連他父親都很少與他細細分說,其中的一兩點還是他這些年靜下來之後,才一一琢磨到的。林蔚然談起這些,絲毫不見凝澀,顯然不是死記硬背下來應付他們的,宮家到底從哪裡娶來這麼一個女人的啊!所以林蔚然的視線掃過來時,李衛低頭,不得不說,這番分析打破了他的某些幻想以及奢望。 (修)一口氣說了那麼多,此時林蔚然最後問他,&ldo;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你李家你李忠賢還要執迷不悟嗎?&rdo;&ldo;林氏啊,老夫承認你分析得很有道理,但我李家真沒有像你說的那樣呢,我們李家向來都是忠皇派!&rdo;李忠賢仍舊堅持這樣的說法。林蔚然訝異,她都說得如此明白了,李忠賢還是這副說辭,顯然是沒將她的話聽進去。林蔚然能看得出來李忠賢不為所動,他臉上就差沒寫著&lso;那又如何&rso;四個字了。這情況不對,她在宮大人的書房裡研究過一些資料。先帝是一個雄才偉略的雄主,李老太尉身為臣子,且在他手下為官多年。對於先帝的強大以及他的手段,身為臣子的林老太尉在心底多少都會有所瞭解,進而畏懼忌憚。林蔚然方才特意提了先帝對諸王的安排,就是想以此勾起他心中的憂懼,進而奪其勢。但現在看來顯然她失敗了,李忠賢的兩句話,表現出來的,他對先帝並無畏懼了。不該這樣的,依照她綜合了所有關於他李忠賢的資料的分析,他不該是這樣的表現。他這樣,很有一條道路走到黑的樣子。而且還有一點,當今還算勤勉,政治也算清明,萬民歸心,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李忠賢覺得涼王有問鼎大寶的機會的?&ldo;而且,你也說了,先帝算無遺策,所以你們這些小輩根本不必擔心涼王會反。&rdo;李老太尉這話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差不多了,你剛才不是將先帝說得那麼英明神武嗎?在他對諸王的整個精密的佈局之下,涼王應該沒辦法反的。林蔚然看著眼前曾經位高權重的老人,輕嘆,&ldo;先帝算無遺策,唯獨算漏了人心。&rdo;李老太尉端茶,輕啜了一口,藉著低頭的動作掩飾眼中的冷意,她剛才所說的一番後果,在下決定之前他已經考慮了多遍了。還以為她能說出什麼來勸他回頭呢,原來都是這些,可惜,他本來還想從她口中套出更多關於李彥的訊息的。嘖,女人就是女人。端茶送客!李忠賢這個動作讓林蔚然警鈴大作。這情況不對,一定還有別的點是他們疏忽了的沒有考慮進去的,而這個點正是促使李忠賢不為所動的原因。林蔚然假裝沒有看懂他端茶的含義,&ldo;讓我想想,是什麼原因讓你如此看好涼王,覺得他成功的可能性超過五五之數的?&rdo;她的話落,李老太尉看了她一眼,倒不急著送客了,但心裡卻是一哂,不以為她能猜中什麼。他們現在的對話,完全是自說自話,就如同雞同鴨講,但彼此確實又知道對方在說什麼。原先她推測李府向涼王妥協,左不過威逼利誘那一套。威逼,很簡單,他們能查出李家與突厥首尾有些不乾淨,長年臥在李家旁邊的涼王府會不知道嗎?而且涼王府和突厥的往來及合作的層次應該更深入吧?涼王應該拿這個來威脅李家李忠賢了,甚至有可能李家會走上這一步,未嘗沒有涼王推動的原因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