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無成。”

※對自己的不完美過於在意。例如,“我真的還做得不夠好。”

4。靈魂層面的症狀

※對未來缺少理想和希望。

※與內心的愛和仁慈失去聯絡。

※生活缺乏激情和目標,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汲汲追求物質、名望和權力,內心空虛。

※缺少快樂。

※無法從內心找到靈感、愛和快樂的源泉。

卡爾·西蒙頓博士說過:“癌症是愛的信使。”疾病是身體在催促我們,趕快改變有害的態度,聆聽內在的智慧,做真實的自我。

當我終於學會尊重真實的自我、滿足內心的渴望時,幸福就回到了我的心中。我發現,生活處處都是奇蹟,我每天都在遇到新鮮的人和事,偶然性把我的生活變成了一場奇妙的冒險。我明白了,癌症的確是愛的信使,是一份奇妙的禮物,讓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許多患者正是因為無知,才會在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淫威下悲慘地死去。而且他們每天還要忍受病痛和手術、放療等醫療手段的折磨——就像我曾經忍受過的那樣。

要是我當初等到自我治癒療法被大眾廣泛接受才採取行動,那等待我的將會是更多的折磨——以及無法避免的死亡。謝天謝地,我沒有讓權威的意見壓倒自己的意志。聆聽內心的呼聲,挑戰根深蒂固的傳統思維方式,這是一件相當艱難的事情;幸運的是,疾病和西方現代醫療手段帶來的痛苦,最終壓倒了這種艱難,迫使我做出新選擇。

今天,有那麼多人生活在過度的壓力、憤怒、嫉妒和報復中;他們每天都在彼此傷害。人們說謊,欺騙,偷竊,控制和傷害他人。即使在國家的精英——政府要員、企業領導和宗教領袖之間,犯罪活動依然猖獗。我相信,疾病正是潛意識對這一切的反應,是引導我們尋回內心的善,過上完整生活的催化劑。

我自己的情況正好說明這一點:當我的生活迫切地需要改變,而我主觀上卻沒有意識到這種需要時,潛意識就透過癌症引導我回歸真實的自我和快樂的生活。當人們背離快樂充實的人生時,身體就透過疾病告訴他們:“你必須從生活中得到快樂,否則我就罷工。”

社會問題只是我們每個人心理問題的集合反映。我們有責任做出改變,讓自己的生活充滿愛、快樂和健康。要讓世界變得更好,要使居住在其中的我們過上安全健康的生活,就要從改變我們自己做起。

統計資料表明,癌症是當今美國社會引發死亡的第二號殺手,很快就會取代心臟病,成為頭號殺手——這些資料可以看做整個社會的症狀反饋。心臟病的根源在於內心的封閉;癌症的根源則是自我否定。這兩種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正反映了大多數人潛意識中的迫切願望——迴歸真實的自我,找到人生的目的,享受生活的激情和樂趣。

我們必須瞭解,潛意識層面上的有害態度是如何破壞我們的生活的。這是一種自毀性的機制。要遏止這種機制,就要在我們自己的感情、精神和靈魂層面上做出改變,這些改變又會引發生理層面上的改變。隨著和平、愛和快樂的能量不斷增強,病痛和恐懼的能量會越發削弱,人們的疾病會越來越少,因為產生疾病的土壤已經不復存在了。

第四章 第1步:決定恢復健康

一個人往往是先有了生病的思維模式,然後才真的患上癌症等嚴重疾病。通俗地說,一個人必須先祛除頭腦中不健康的想法,才能恢復健康。所以,逆轉疾病的第1步就是下決心趕走疾病,恢復健康。要不要改變,只在一念之間。

所有的癌症專家都會琢磨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症狀相同的患者,用同樣的手段治療,有人會康復,另一些人卻會死亡?這樣的情況在參與西蒙頓博士研究專案的兩名患者身上就有所體現。傑瑞·格林和比爾·史賓諾沙患上了相同症狀的肺癌,癌細胞已經擴散,並開始影響大腦;他們都接受了最好的治療。

從接到診斷報告的那一刻起,傑瑞就退出了原有的生活。他辭了職,處理了一切財產問題,整天坐在電視機前,麻木地盯著螢幕。一天24小時,他所能感受的只有痛苦和疲倦。沒人能讓他對任何東西提起興趣來。他的確記起了一直想做的事——為家裡製作幾張凳子,於是在木工房裡忙碌了幾個星期,似乎恢復了一些生活的樂趣;然而,凳子一做完,他就又回到了電視機前。他的妻子告訴我們,他真正看電視的時間還沒有看錶的時間多,因為他怕錯過了服用止痛藥的時間。放療在傑瑞身上沒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