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他參與謀財害命。只有一個上了年紀的勞動組合成員不同意認定卡爾津金有罪,不論什麼問題,他都為被告開脫。
首席陪審員以為他不懂法律,就向他解釋,不論從哪方面看,卡爾津金和包奇科娃無疑都是有罪的,但他回答說他也明白這一點,但最好還是寬大為懷。“我們自己也不是聖人,”他堅持自己的意見說。
至於同包奇科娃有關的第二個問題,經過長時間討論和解釋以後,大家都認為:“她沒有犯罪,”因為說她參與毒死人命案缺乏確鑿的證據,這一點她的律師尤其強調。
商人想替瑪絲洛娃開脫罪責,就堅持包奇科娃是罪魁禍首。好幾個陪審員都同意他的意見,但首席陪審員要嚴格按法律辦事,認為說包奇科娃是毒死人命案的同謀犯根據不足。
經過長時間爭論以後,首席陪審員的意見勝利了。
至於有關包奇科娃的第四個問題,大家都回答說:“是的,她犯了罪,”不過應勞動組合成員的要求加了一句:“但可以從寬發落。”
同瑪絲洛娃有關的第三個問題卻引起了一場激烈爭論。首席陪審員堅持說,她在毒死人命和盜竊錢財方面都犯了罪,商人不同意他的意見,上校、店員和勞動組合成員都支援商人,其餘的人動搖不定,但首席陪審員的意見逐漸取得優勢,主要因為陪審員個個都累了,情願附和那種可以早些獲得統一的意見,讓大家離開法庭,自由行動。
聶赫留朵夫根據法庭審訊情況和他對瑪絲洛娃的瞭解,深信她在盜竊錢財和毒死人命兩方面都沒有罪。起初他相信大家會這樣裁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