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3 / 4)

小說:復活 作者:莫莫言

噩噩,他們就一天不能成為我們的同志,”他象發表演說似地講道。“就因為這個緣故,在我們還沒有幫助他們完成發展過程以前,要指望他們來幫助我們,那純粹是幻想。”

“什麼發展過程?”克雷裡卓夫臉漲得通紅,說。“我們常說,我們反對飛揚跋扈和驕橫霸道,難道這不就是最可怕的霸道嗎?”

“根本不是什麼霸道,”諾伏德伏羅夫冷靜地回答。“我只是說,我知道人民應該走哪條路,並且能向他們指出這條路。”

“可是你憑什麼相信你指出的道路是正確的?難道這不就是產生過宗教裁判所①和大革命屠殺的那種霸道嗎?他們當年也認為那是符合科學的唯一正確道路呢。”

①中世紀天主教會的偵察和審判機構。主要設定在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在鎮壓異教徒的名義下殘酷迫害參加反封建鬥爭的人、進步思想家和自然科學家,對他們實行秘密審訊、嚴刑拷打、火刑、流放等酷刑。

“他們迷失方向,並不能證明我也迷失方向。再說,思想家的空想同經濟學的數字是兩回事。”

諾伏德伏羅夫的聲音震動了整個牢房。只有他一個人在說話,其餘的人都不作聲。

“老是爭論個沒完沒了的,”諾伏德伏羅夫停了停,謝基尼娜就說。

“那麼您對這事有什麼看法呢?”聶赫留朵夫問謝基尼娜。

“我認為克雷裡卓夫說得對,不該把我們的觀點強加到人民頭上。”

“那麼您呢,卡秋莎?”聶赫留朵夫笑眯眯地問,等瑪絲洛娃回答,但又擔心她說出什麼不得體的話來。

“我認為老百姓總是受欺負,”她臉漲得通紅,說,“老百姓太受欺負了。”

“說得對,瑪絲洛娃,說得對,”納巴托夫叫道,“老百姓盡受欺負。可不能再讓他們受欺負了。我們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了這個目標。”

“這可把革命任務想得太奇怪了,”諾伏德伏羅夫說,接著不再作聲,只氣沖沖地吸著煙。

“跟他真是談不攏,”克雷裡卓夫低聲說,接著也不再作聲。

“最好還是別談,”聶赫留朵夫說。

十五

儘管諾伏德伏羅夫很受所有革命者的尊敬,儘管他很有學問,並被認為很聰明,聶赫留朵夫卻認為他這種革命者的品德遠不如一般人。這個人的智力——好比分子——是大的,但他對自己的估價——好比分母——卻大大超過他的智力。

這個人在精神上同西蒙松正好截然相反。西蒙松具有男子漢的氣質,他們這類人的行動總是由自己的思想所指導,由自己的思想所決定。諾伏德伏羅夫卻具有女性的氣質,他這一類人所考慮的,是怎樣達到由感情決定的目標,以及怎樣證明由感情引起的行動是正確的。

儘管諾伏德伏羅夫能把他的全部革命活動講得頭頭是道,令人信服,聶赫留朵夫卻認為他只是出於虛榮心,無非想出人頭地罷了。起初,憑著他善於領會別人的思想並加以準確表達的能力,他在高度重視這種能力的教師和學生中間(在中學、大學和碩士學位進修班)真的名列前茅,出人頭地,他感到很得意。可是等他領到文憑,離開學校後,就無法再出人頭地了。後來,正如不喜歡諾伏德伏羅夫的克雷裡卓夫對聶赫留朵夫說的,為了在新的環境裡再出人頭地,他就突然改變觀點,以一個漸進的自由派,搖身一變而成為紅色的民意黨人。由於他天生缺乏懷疑和躊躇這種道德和審美方面的特點,他很快就在革命者的圈子裡獲得黨的領導人的地位,這樣他的虛榮心也就得到了滿足。他一旦選定方向,就不再懷疑,不再躊躇,因此相信自己決不會犯錯誤。他認為一切事情都十分簡單明瞭,從來沒有什麼疑問。由於他的觀點狹隘、片面,一切事情確實顯得簡單明瞭。照他的話說,人只要有邏輯頭腦就行。他的自信心實在太強,因此人家對他要麼敬而遠之,要麼唯命是從。他的活動是在年輕人中間開展的,他們往往把他的極度自信當作深謀遠慮和真知灼見。這樣,大多數人都聽從他的指揮,他在革命者的圈子裡也就取得了很高的威信。他的活動就是準備暴動,透過暴動取得政權,然後召開重要會議,並在全上透過由他擬定的綱領。他充分相信這個綱領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因此必須執行。

同志們因為他大膽果斷而尊敬他,但並不喜歡他。他也不喜歡任何人,把一切傑出人物都看成是自己的對手,並且總是想用老猴對待小猴那樣的態度來對待他們。他恨不得剝奪人家的一切智慧和一切才能,免得他們妨礙他表現才能。只有對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