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部分(2 / 4)

小說:海魂 作者:片片

新式戰列艦建成的話,大概會以帝國海軍歷史上的元帥的名字來命名)地計劃,可是後來海軍必須要首先確保擁有足夠多的航母,所以新式戰列艦的建造工作就被迫終止了。而隨著航母成為海戰主力,戰列艦難有表現的機會,就再也沒有人提出過建造新式戰列艦的事情。

也正因為帝國海軍的戰列艦沒有與日本的“大和”遭遇,而美國建造“蒙大拿”的工作也延遲了好幾年,所以帝國海軍一直堅信“新省會”可以應付戰場上的任何一個對手。後來,為了提高“新省會”的效能,也算是對放棄建造新式戰列艦地一種補充。“新省會”級戰列艦前後一共進行了兩次大規模地改進。而這兩次改進也是相當徹底的。戰艦的效能有了巨大地提高,甚至可以說,除了一些基本的尺寸資料沒有變化之外。其他各方面都與新一級戰列艦沒有什麼區別了。比如說,在經過了第二次改進後,“新省會”級的排水量提高了一萬多噸,而且幾乎全是用來增強裝甲的。戰艦的吃水也多了兩米,剛好在巴拿馬運河與蘇伊士運河的通航限制範圍之內。而為了讓戰艦能夠保持31節的最快速度,動力系統也全部更換,用了當時輸出功率最大的超高壓鍋爐,以及效率更高的蒸汽輪機,可結果其最大速度還是降低了一節,只能達到30節。

經過了全面改進。“新省會”的效能有了巨大地提高,並且在實戰中證明,其效能已經超過了美國的“依阿華”,這要比設計之初的指標高出了很多。另外,隨著雷達的應用,炮戰距離迅速拉開,再繼續提高戰列艦的防護與火力的意義並不重大,反而是炮擊的準確率,以及穿甲彈在遠距離上的穿甲能力更為重要。而這些,都可以透過改進雷達,以及使用更好的重型穿甲彈來實現,而不需要對戰列艦進行更多地改進,更不需要建造更大的戰列艦。在此情況下,帝國海軍就更沒有想過要去建造一種可以與“蒙大拿”正面抗衡的新式戰列艦了。

在“聖地亞哥海戰”之前,帝國海軍一直認為,“新省會”是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戰列艦,而且有那麼多的實戰戰例佐證,有很強的說服力,同時也讓常薦新,以及第三特混艦隊的官兵對自己的戰艦充滿了信心。可是,在戰後,“新省會”只被公認為大戰期間效能最為平衡的戰列艦,而這個“平衡”本身就有另外一層意義,而且更多的時候,指的是該戰艦在火力,防護,速度,以及一些在戰爭期間才出現的重要效能,比如雷達探測能力,炮擊的精度,遠距離炮擊能力等方面的效能結合得最為完美,而不是指在各個方面都是最好的。“聖地亞哥海戰”就最終證明了這一點,“蒙大拿”級在某些效能方面,確實是超過了“新省會”,而且超過得還不是那麼一點點。

“南寧”號與“廣州”號是最先轉移目標的,這兩艘戰列艦之間的合作相當默契,在大西洋對岸的那場海戰中,兩艘戰艦就有過很好的配合。六點三十八分,“廣州”號又第一個向才衝出港灣,正在向左轉向的美軍2號艦開火,接著,“南寧”號上的主炮也轟鳴了起來。當時,這兩艘戰艦的艦長,以及常薦新都認為,他們可以在五分鐘之內打垮第二艘美軍戰列艦。沒有人感到緊張,甚至有參謀私下裡開玩笑,認為戰鬥會在六點五十分之前就結束,從而成為海戰史上交戰時間最短的戰列艦之間的決鬥!

負責對付3號敵艦的“貴陽”號與“武漢”號也在六點三十九分的時候先後開火。隨即,“南昌”號與“南京”號也對4號敵艦打出了第一排炮彈。六點四十分不到,六艘戰列艦都已經轉移了目標,並且開始了新的戰鬥。與之前聯手幹掉1號敵艦不一樣的是。這次,美軍的反擊來得更快,而且也更猛烈。

“蒙大拿”號在六點三十三分的時候就衝了出來,當時“俄亥俄”號正好開始右轉。“蒙大拿”上的第21特混艦隊司令官已經意識到,“俄亥俄”號是在為後面的戰艦吸引炮火,為他們爭取到投入戰鬥的時間,“蒙大拿”號也沒有浪費友艦的犧牲,在“俄亥俄”號承受著猛烈的打擊時。“蒙大拿”號一邊加速,一邊以最大的速度左轉,以拉開距離,同時好讓後面的兩艘戰列艦也衝出來。

在進行轉向的時候,“蒙大拿”號前部的兩座主炮炮塔也在同時旋轉,朝右舷方向對準了南面的六艘戰列艦。當時,“蒙大拿”號瞄準的是中間的4號艦,也就是“武漢”號,只是因為戰列艦轉向的速度影響到了炮手瞄準,所以在對方開火之前。“蒙大拿”號沒有急著還擊。而是準備在完成了轉向之後,集中首尾所有的十二門主炮一起開火,這樣能夠使炮擊密度提高一倍。命中敵艦的機會也就將增加一倍。

跟在“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