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部分(2 / 4)

小說:海魂 作者:片片

略航空兵第一次出動1000架以上的轟炸機去轟炸一座城市,這也算得上是戰略轟炸進入到高潮階段的一個重大標誌吧!

第二十五卷 以海制陸 第二十六節 空中司令部

為了達到最大的效果,當時羅雲衝將能夠出動的轟炸機都派了出去。最後有88箇中隊,共計1052架轟炸機載著炸彈飛向了波士頓。羅雲衝記錄下的戰鬥結果是有1041架轟炸機在波士頓上空投下了炸彈。當時,實際到達波士頓上空的轟炸機數量為1049架,其中有8架轟炸機上運載的並不是炸彈。

這8架“鵬”式轟炸機在外觀上與別的轟炸機區別並不是很大,不仔細看,還真發現不了,而且也採用了普通的塗裝,番號都沒有變,可是其內部結構卻完全不一樣。這正是羅雲衝在總結了十一日的轟炸行動後,用了十多天的時間,組織了數百名工程技術與地勤人員,花了大力氣搞出來的一批特別的“轟炸機”。

好架轟炸機的內部結構全變了。彈艙被徹底的焊死,而且進行了高壓密封測試,取消了之前設定與彈艙上方的人員通道(實際上就是一條直徑大概700毫米的管道,供人員往返與轟炸機前後機艙),以及彈艙內的所有投彈裝置。這樣,轟炸機上就多出了很大一部分可利用空間。在多出來的空間裡增設了一臺增壓機,以保證轟炸機在高空飛行的時候仍然能夠使機艙內保持大概4000米高度上的空氣壓力,這樣機艙內的人員就不需要戴氧氣面罩,可以正常工作。增加的最重要的就是左右對稱配製的六部電臺,以及六名航空引導軍官的位置。

除了彈艙的變化之外,轟炸機上還有一些變化,比如在新設的內部甲板下面多安裝了一部功率75千瓦的發電機,以及一臺穩壓器。而最顯著的變化應該是在機首駕駛艙下面,以及原來是尾部自衛炮塔處的兩部雷達。這兩部雷達實際上都是直接從“偵察鷹”上移植過來的。採用了保型設計,只是當時無法直接移植“偵察鷹”上操控裝置,所以還得安排專門的人員負責控制雷達的運轉。

毫無疑問,這已經不是轟炸機了,而是世界上第一種預警機,或者說是指揮機。當然,從嚴格的意義上講,這種在前線臨時改裝。以適應戰爭需要的飛機還算不上是預警機或者是指揮機,最多隻是一座能飛行的空中指揮中心而已。當時,羅雲衝甚至沒有給這種飛機取名字,仍然繼續採用了轟炸機部隊的番號,甚至除了額外配製的八名人員之外,其他機組成員都是轟炸機部隊的。

羅雲衝搞出這種飛機的靈感就來自十一日那次轟炸。當時具備引導戰鬥機作戰能力的“鵬”式轟炸機群的戰損率遠低於“狼鳩”,而且很多後來很多“鵬”式轟炸機飛行員都反映,正是他們及時的呼叫了附近的戰鬥機,所以才沒有被擊落。而一些“狼鳩”式轟炸機飛行員也反映,在進入與撤退的時候。他們往往能夠比護航戰鬥機飛行員更先發現迎面飛來的美軍戰鬥機。可是卻無法呼叫護航戰鬥機,只能被動的防禦。很明顯,如果轟炸機飛行員能夠及時地呼叫護航戰鬥機。那麼轟炸機的損失率肯定會明顯降低。

由轟炸機引導護航戰鬥機作戰,這種戰術以前沒有出現過,而且存在著很多的侷限性。比如,轟炸機飛行員也只能依靠眼睛來搜尋敵機,而目視距離是有限的,美軍戰鬥機的飛行員肯定能夠更早發現大得多的轟炸機,就更別說是編隊飛行的轟炸機群了。其次,在轟炸投彈的時候,轟炸機飛行員都得注意地面的高射炮,而且在最後的階段。轟炸機是由投彈手透過自動駕駛儀控制地,飛行員沒有控制轟炸機的權力。最後,在轟炸機遭到防空戰鬥機攻擊的時候,飛行員往往會驚慌失措,而且情緒激動,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規避,又有幾個飛行員能夠想到呼叫附近的護航戰鬥機呢?

毫無疑問,轟炸機絕不是引導護航戰鬥機作戰的最佳選擇。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這就是羅雲衝所想到的。專門搞一種在轟炸行動中負責引導戰鬥機作戰的空中指揮機,簡單地說,就是一座飛行地空中指揮中心。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飛機都適合改裝成空中指揮機。

首先,空中指揮機在航程方面不能比轟炸機短,至少不能比護航戰鬥機短。其次,其巡航飛行速度必須要跟得上轟炸機的速度。第三其最大升限要達到與轟炸機同樣的高度。第四必須要有足夠的內部空間,可以容納空中指揮人員,以及相關的裝置。顯然,只有用轟炸機本身改裝的飛機才具備這些效能。

確定了這個想法後,羅雲衝就立即找到了當時正好在前線負責改裝護航戰鬥機的哈飛的工程師,然後組織了一批技術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