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在這剛培養出的歡快氣氛下,曹操突然提這個和他們無半點關係的人幹嗎?
稍頃,曹操便幽幽道:“既然皇上已拜授我為兗州牧,那麼,將皇上接到這裡,過幾天安生日子,便是我做臣子應盡的義務了”
曹操說罷,目光炯炯又在每個人臉上溜了一圈。曹操暗示的其實是很明顯了,但令人遺憾的是,他的話並沒有引起熱烈的反響。
在場曹智的謀臣、武將有限,在廳中大部分是曹操的文臣武將。從剛剛的反響中,曹智不難看出曹操帳下的文臣武將對此事的冷漠。
沉默了會兒,夏侯淵首先站起,他對曹操道:“張邈三族新除,呂布還霸佔著濮陽,袁紹、袁術對我等虎視眈眈,對於奉迎一事,主公還需慎重考慮!”
夏侯淵一說完,對曹操無比忠心,卻略顯耿直的夏侯惇就直接帶著酒意,猛翻著唯一一隻眼睛的白眼,斷斷續續的講了一番公婆和小媳婦的道理。意思只有一個,他認為他們現在的日子蠻好過的,沒必要弄個人來管著他們,這種事吃力不討好。
夏侯惇的話立時引來曹操帳下將領的一片附和,大家差不多都是這個意思。但這意見相對集中在武將這邊,曹操的謀臣們相對比較冷靜,都在此問題上暫時採取做壁上觀。
曹操一聽武將們的反對聲,雖然覺得不對自己的心思,但又不願這樣承認。將領們的說法也的確有些道理,夏侯惇、曹仁等曹操心腹將領甚至知道,現在皇帝在安邑是曹智安排的。那不就挺好,讓他呆那得了,有空、有錢時再派個人去看看他。
曹操此時看眾人對此事不感興趣,知道今日不是議此事的時候,只好改日再議。於是便準備轉移話題,聊聊其他事。曹操這麼想時,再次端起酒樽時,聽到的廳外爆竹聲也似乎寥寥落落了。
就在曹操處於尷尬之境,曹智正想著如何挺身而出引導話題,讓這些將領明白奉迎的好處時,荀彧突然從席子上款款站起,像是有話要說。
曹操、曹智皆眼睛一亮,荀彧世稱“王佐之才”,在“奉迎天子”這件事上,一定有不同凡響的見解。
於是,曹操就迫不及待的問:“文若,你對此事如何看?”
“愚以為,二位夏侯將軍的見解頗合道理!”
曹操差點沒從主位上摔下來,暗道:“好你個荀彧,你這也叫“王佐之才”啊?,跟著一幫武將跟我瞎胡鬧來了!”
曹操對接下來荀彧的話興味索然時,曹智卻伸手摁住了曹操要宣佈酒宴結束的手勢,重重地點頭示意著曹操再聽一聽。
曹操也覺得,自己衝動了一些,那樣對荀彧極是不禮貌,他被曹智阻止後,只是抱著姑且暫時聽下去的心情,默默地注視著荀彧的言行。
荀彧顯然很感激曹智為他爭取的機會,朝著主位上略頷首後,只聽他緩緩說道:“漢室衰頹已久,主公想整理河山,確有不少困難。目前群雄並立,各擁強兵,有道是‘秦亡其鹿,先得者王’,其實大家公平打天下的機會都到了。如果把天子請來兗州,今後任何行事理當請示,更不消說,天長日久,供養所需錢糧,日子一久是有點得不償失”然而說到這裡,荀彧略作停頓後,話鋒就開始轉變,“然而,迎奉天子,此事合乎天下大義,要說到這其中的利益,利益之大,恐怕大到各位都無法想象。各位且看現在這些州牧、刺史,雖然都以勤王的名義舉兵,但鮮有人真正把皇上,把朝廷放在心上。唯有主公你,兗州內部還不穩,就心念著皇上、朝廷,一直想迎奉天子,匡扶漢室,此乃合乎天意、民心的大計!老百姓誰不會擁護真正的天子?更何況此計一旦成功,主公便可‘挾天子以令諸侯’,用堂堂正正的名義討伐不臣,誅殺叛逆。主公,奉迎一事,屬下以為萬萬不能錯過,主公應早早實施!”
這話正中曹操下懷,連曹智都差點沒拍案叫絕。荀彧這話絕對能載入史冊,很明顯作為一名謀士,荀彧的眼光放得很長遠,為曹操算了一筆大帳,而夏侯惇等武將著眼的只是眼前的一些小利。兩者間誰重誰輕,其實明眼人已經一目瞭然,但曹操帳下的武將們依然對荀彧的見解嗤之以鼻,一副“不敢苟同”的神色,因而曹操沒有急於表態。
但此時曹智卻幫了吧曹操,只聽拍案大呼:“英雄所見略同,文若此計和毛玠,毛從事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有異曲同工之妙,文若接著講吓去!”
剛才由於沒有得到曹操的首肯和支援,荀彧多少有些尷尬和失望,但曹智的表態,又讓他有機會把話題引申下去。
只見荀彧大步跨出席案,步入庭中,侃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