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3 / 4)

小說:從乞丐到元首 作者:垃圾王

在內心深處,戈培爾已完全傾向希特勒一邊,但在表面上,仍忠誠於斯特拉塞爾——此人對元首仍抱有懷疑。6月10日,戈培爾在日記中寫道,如他仍能保持“絕對獨立”,作為希特勒的代表,他只願前往柏林。然而,只過了兩天,他便願意接受任何邀請了。“那時,我就不會虛擲光陰了。現在,一切以他的決定為準。他要我嗎?”待他們再次會晤時,戈培爾已使自身處於欣喜若狂的對英雄崇拜的心境中了。

希特勒仍是一個親愛的同志。他是一條漢子,你無法不喜歡他。此外,還有他那至高無上的思想。在他那顆執拗的腦袋中,你常常可發現某些新東西。作為一個演說家,他絕妙地將手勢、動作和語言和諧地融於一體。天生的鼓動家!與他共事,你能征服世界。只要讓他自由行事,他就能動搖腐敗的共和國的根基。昨天他最妙的警句是:“為我們的鬥爭,上帝夠保佑我們的了。他的最美的禮物就是對我們的敵人的仇恨——我們也全心全意地仇恨他們。”

7月份,在魏瑪舉行的黨代會上,他幾乎使所有的敵對派別和解了。會址之所以選在這裡,是因為圖林根是希特勒被允許公開演講的少數幾個州之一。他的主要演講是在代表大會的最後一天(7月4日)作的,而且更富於感情而不是政治。“深奧而神秘”,戈培爾寫道。“幾乎像福音。與他一起,我們膽戰心驚地從生活的深淵邊沿走過。講的無所不包。謝謝上蒼給了我這樣一條好漢!”希特勒走下臺時,掌聲雷動,歡呼聲持續了好幾分鐘。然後,希特勒身穿不合身的軍衣,打著綁腿,站在敞篷小車的後部,檢閱了3500名(殷勤的戈培爾將這個數字擴至1。5萬)衝鋒隊員。衝鋒隊員們右手行著舉臂禮,列隊走過——步伐有點不整。

儘管怨聲未絕,而納粹黨黨員人數尚不足4萬,這次值得紀念的代表大會這樣結束,也是夠威武雄壯了。此時此刻,數字並不使希特勒發愁。在德國,此時的納粹黨是最小的政黨之一,但它是鐵拳,他的鐵拳。此後,他便回到貝希特斯加登,一方面為完成《我的奮鬥》的第二部,另一方面也是為完成建黨的最後任務再振旗鼓:將他在魏瑪丟擲的咒符變成對全國各地黨的組織的武斷地控制。

在這一努力中,有一個人他是想聘用的:約瑟夫·戈培爾。希特勒退居深山後,戈培爾曾進山探訪,更深地為希特勒所迷。“他像個孩子:和平、善良、仁慈;像一隻貓:多謀、聰明、靈巧;像一頭獅子:咆哮、雄偉、高大。一個夥伴,一條漢子。”7月25日,即他在貝希特斯加登的最後一天,最終的轉變來到了。“再見吧,我的奧貝薩爾茨貝格!”當晚,戈培爾寫道:“這些日子是我道路上的里程碑!一顆明亮的星星救我出了苦海!我永遠是他的。我最後一絲疑雲消失了。德國將生存下去。希特勒萬歲!”

希特勒讓他焦急地苦等了兩個月。後來,當他證實自己要去柏林時,戈培爾興奮得揮筆寫道:“定局了!柏林!萬歲!”

就阿道夫·希特勒而言,這多少是個勝利。表面看來,在將斯特拉塞爾接納進黨的高層組織後,希特勒已與他握手言和,然而,斯特拉塞爾的才幹與能量依然是對元首原則潛在的威脅。斯特拉塞爾在柏林是設有總部的;把戈培爾派往柏林,希特勒實際上是把斯特拉塞爾的前貼身秘書變成了他的對手。

11月7日,戈培爾起程前往柏林,朝通向權力的走廊前進。無論對於他個人還是在政治上,他都是朝新生活前進——他撕毀了與一名叫埃爾塞的姑娘的婚約;與她的戀情曾如疾風暴雨。在國社黨星座中徐徐升起的一顆新星,怎麼能與一半是猶太血統的姑娘結髮,或同床共枕?

到那年年末,黨員人數幾乎達到5萬。由赫斯任秘書,施霍茨任司庫、波勒任秘書長的黨的工作機關,效率頗高(這一時期的黨員數字是不可靠的。施霍茨故意將黨員按順序編號,使由於退黨或開除出黨所帶來的損失含混不清)。另外,地方長官和領導人也不斷呈交令人迷惑的報告,這樣便無需將全部黨費上繳給總部。黨的工作機關開始時只有3輛汽車和25名工作人員,現在呢,它正在迅速壯大。這是個國中之國。設有外交部、勞工部、工業部、農業部、經濟部,內務部、司法部、科技部和新聞部。黨的輔助組織也已建立或準備建立:希特勒青年團、婦女同盟、教師同盟、律師同盟,以及醫生同盟。

黨的最重要的肢體是衝鋒隊。在魏瑪代表大會期間又新建了8個支隊,藉以證明衝鋒隊是納粹黨不可分割的部分。與此同時,在元首的直接指揮下,地方和區域的衝鋒隊進行了協調。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