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龍自南昌起義失敗後,在洪湖地區重新組建的第一支武裝力量。
石首縣委決定與工農革命軍配合,發動“年關鬥爭”,在較短時間內,就消滅了荊江兩岸的團防和土匪二千人,繳獲了不少武器,迅速開啟了局面。工農革命軍軍威大振,到1928年2月中旬,由四百多人發展到一千多人。
在年關鬥爭勝利之後,荊江兩岸局面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湘鄂邊前委根據中央意圖,決定將武裝交給石首中心縣委領導,前往湘鄂邊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這時,石首中心縣委為了擴大根據地,要求湘鄂邊前委在未走之前,消滅駐紮在監利縣城的一股三十多人的團防,賀龍接受了石首中心縣委的要求,揮師前往。可是,當工農革命軍去打監利時,城裡敵人突然增加了一個旅的兵力,情況有變,部隊沒有防備。
在遇到勁敵的情況下,賀龍、周逸群只得下令撤出戰鬥。他們將部隊交給石首中心縣委後,帶領二十多人,於1928年2月下旬,前往湘鄂邊開闢新的根據地。
周逸群到湘西后不久,暫別賀龍,返回湖北沙市、石首一帶,領導鄂西地區鬥爭,開闢了洪湖根據地。賀龍則在湘鄂邊艱苦創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地建立了工農革命軍、紅四軍,隊伍發展到一萬多人,並開闢了以鶴峰、桑植為中心的湘鄂邊根據地。
3。2 二進洪湖
為了實現把湘鄂邊革命根據地和江漢平原紅色區域聯成一片的設想,1930年上半年,賀龍三次率紅四軍東進,七月初,與周逸群為首的紅六軍在公安勝利會師。會師後,根據黨中央指示,組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