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居民正在返回家園,一切正常。威爾遜寫道:“如果這就是南京傳出的所有訊息,那麼真實的訊息披露時就會引起一場大震動。”
然後,日本政府批准為日本遊客精心準備南京之旅。同盟通訊社的報道發表一星期後,一艘滿載日本觀光客的日本商船從上海抵達南京。關於這次遊覽,喬治·菲奇寫道:“他們被用心良苦地領去逛了幾條現已清除了死屍的街道”,“他們穿過馬路走向中國兒童,親切地拍拍他們受了驚嚇的腦袋”。一些婦女陪伴日本商務代表遊覽該市,而菲奇觀察到,他們看來“非常自鳴得意,也為日本的了不起的勝利感到得意,不過,他們當然聽不到真正的事實——我猜,世界的其他地方也不知道”。
1月份,日本新聞記者來到南京“製造”該市的圖片,用以發往日本全國和世界其他地方。新年前夜,日本大使館召集各難民營的中國管理人開會,告訴他們第二天城裡要舉行“自發的”慶祝活動。中國人被勒令製作大批日本國旗並舉著它們遊行,以便拍攝電影,顯示成群結隊歡樂的居民歡迎日本士兵。日本攝影師也來到南京,拍攝中國兒童接受日本軍醫的醫治和日本士兵的糖果的照片。劉易斯·斯邁思在給朋友們的信中寫道:“但是,沒有照相機在場的地方,這些活動並不重視。”
日本的宣傳最卑劣的例子是,1938年1月8日,刊登在上海一家日本人控制的報紙——《新申報》上的一篇文章。在“南京城融洽的氣氛在令人愉快發展”的標題下,文章宣稱:“皇軍進城,把刺刀插入鞘,為了檢查和治癒病人伸出仁慈的雙手”,該文還說,日軍在南京給又餓又病的南京群眾提供醫療幫助和食品。
男女老少向皇軍跪拜,表達其敬仰之意……大群大群的人圍繞著太陽旗和紅十字旗下計程車兵高呼“萬歲”以表示他們的感激……士兵和中國兒童歡聚一堂,高興地玩滑梯。南京如今是各國注目的至善之地,因為這裡洋溢安居樂業的氣氛。
在倖存的傳教士日記中可見,日本企圖以虛偽材料粉飾整個大屠殺,所激起的卻是懷疑的反應。這裡有幾個例子:
摘自詹姆斯·麥卡勒姆的日記,1938年1月9日。
如今日本人試圖詆譭我們在安全區的努力。他們脅迫,恐嚇可憐的中國人,使他們拒絕相信我們話……有些中國人甚至要去證明搶劫、姦淫、放火是中國而不是日本人之所為。有時我感到我們一直在與瘋子和白痴打交道;而我感到驚訝的是,我們所有的外國人活著度過了這場磨難。
摘自喬治·菲奇的日記,1938年1月11日:
我們看到幾份上海的日本報紙和兩份《東京日日新聞》。這些報紙告訴我們,甚至早在12月28日商店就已迅速開門,買賣恢復正常;日本人正和我們一起賑濟可憐的難民;這座城市已經清除了中國盜賊,平安和秩序現已佔統治地位!唉,如果事情不是那麼悲慘,我們也許會被逗得發笑。這是從戰爭一開始日本就一直向國外散佈的典型的謊言。
摘自喬治·菲奇的日記,《讀者文摘》轉載:
3月,東京的一家電臺向全世界傳出這條訊息:“造成南京這麼多人死亡和如此大的財產損失的暴徒已被抓獲並正法。經查明他們是蔣介石部隊中心懷不滿計程車兵。如今一切已平靜下來,而且日本軍隊正在賑濟30萬名難民。”
摘自劉易斯·斯邁思及其妻子1938年3月8日寫的一封信:
日本報紙的最新訊息是:他們找到了11名中國武裝強盜。所有事都是他們乾的!咳,如果他們每人能在兩星期內夜以繼日地強姦100至200名婦女,並攜帶所報道的50000美元逃遁,那麼他們真是相當強壯的中國人……
傳單是日本人的另種宣傳形式。在大屠殺期間,日本軍隊就計劃向南京人民大量傳送憑空捏造的訊息。例如:“所有返回家園的中國良民將會發給糧食和衣服。日本願意成為那些不被魔鬼一一蔣介石計程車兵愚弄的中國人的好鄰居。”這些傳單醒目地印著彩色的照片:一個英俊的日本士兵抱著一箇中國孩子(如一位觀察者所說,“像基督似的”),一箇中國婦女拜倒在他腳下,感謝他送了幾袋米。據喬治·菲奇所說,撒下這些傳單的當天,確有大批中國人離開難民營返回他們已成廢墟的家。
日本人還把顏色鮮亮的彩色招貼畫貼在悲劇曾經發生的房屋外或其附近。有一幅描述一個日本士兵抱著一個小孩,同時把一桶米給孩子的母親,把糖和其他食品給父親。一名德國外交官的報告敘述這幅招貼畫描繪了“一個迷人、可愛計程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