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的“胡曹作衣”的胡曹,是被奉為最早的胡之得姓的祖先,其所處的時代大致在黃帝時。清人陶澍在為益陽胡氏《吳支二修譜序》中稱:“餘惟胡之得姓,莫古於胡曹。《世本》載其人在五帝時。”胡曹是黃帝的臣子,可能擅長製衣,是衣服的發明者,所以說“胡曹作衣”。
另外,還有傳說胡族出自姚姓,以諡號為氏,為帝舜之後裔,得姓始祖為胡公滿。胡公滿又叫媯滿,是舜帝姚姓的後裔,父親虞閼父曾做過周朝的陶正。他是周文王的女婿,武王時把他封在陳國(今河南宛丘),諡號胡公。武王滅商時,舜裔姚姓已傳至第三十四世媯滿。武王為籠絡天下,特封媯滿為諸侯,並把大女兒太姬嫁給他,封國於帝舜的都城地—陳,稱為胡公。受姓始祖胡公滿,胡姓主要得姓於周朝初年的陳胡公滿。陳胡公滿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姚姓的後代。據《史記?三代世表第一》載,舜是黃帝軒轅氏的裔孫,其世系依次為:黃帝——昌意——顓頊——窮蟬——敬康——句望——喬牛——瞽叟——重華。但漢代劉耽《呂梁碑》則認為舜的祖先是虞幕,幕之後依次是窮蟬——敬康——喬牛——瞽叟—傳》昭公八年杜預、鄭眾注皆言有虞氏系出虞幕。
而南蠻稱謂最早記載來自於周代,周人自稱“華夏”,便把華夏周圍四方的人,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區別華夏,先秦時期居於我國南部的少數民族統稱為“南蠻”。
南蠻自稱荊蠻來自“粳”。由於南蠻最先發明的是“粳糯”和“粳”,所以自稱粳民)。南蠻創造並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精密的“語言文化”與“文字元號”,如漢字中的“禾”、“米”等字都是“稻作語言”的特定符號,與禾有關的就有:禾、稻、谷、糯、粳、秈、稈、秋、科、秒、租、種、秧、秸、稂、稃、稅、稔、稠、秤、稠、稼、積、穎、穗、穩等字;與米有關的就有:米、粥、精、粹、粲、糙、糈、糝、糠等字。而北方盛產的黍、粟、稷、高粱、麥等農作物,卻不見擁有自己的特色的“文字元號”,如黍、粟、稷、粱、麥等字的“符號特徵”,都是從“禾”、從“米”,可見是依附於“稻作語言”而存在的“派生性文化”,而非自己獨創的“語言符號”。
而烏丸,亦作烏桓烏桓族原為東胡部落聯盟中的—支。原與鮮卑同為東胡部落之一。其族屬和語言系屬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諸說,未有定論。公元前3世紀末,匈奴破東胡後,遷至烏桓。
山(又曰烏丸山),遂以山名為族號,大約活動於今西拉木倫河兩岸及歸喇裡河西南地區。公元前119年(西漢武帝元狩四年),漢軍大破匈奴,將匈奴逐出漠南,烏桓又臣屬漢朝,南遷至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駐牧,代漢北御匈奴。公元49年(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烏桓又從五郡塞外南遷至塞內的遼東、漁陽及朔方邊緣十郡,即今遼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內蒙古河套一帶駐牧。烏桓在兩漢時先後兩次南遷,逐漸發展壯大,但受漢護烏桓校尉管轄,分成若干部落,各自為政,一直沒形成統一的部落聯盟。
據考證,今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西北140裡有—座烏遼山,即烏桓人遷駐之地。烏桓人在這塊土地上逐步成長、壯大並向南遷徙,與建都於中原的封建政權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密切交往,直至進入中原各地,融合於其他各族之中。
西漢武帝時期,烏桓族主要活動在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相當於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中東部、赤峰市北部、河北省北部、遼寧省北部地區。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烏桓首領(大人)朝貢於漢朝,接受侯、王、君長的封號。不久,率眾大規模遷居緣邊十郡。其向西發展到今內蒙古河套、鄂爾多斯一帶,東漢末年,因曹魏政權的征討,除部分烏桓人遠遷遼東地區外,“其餘眾萬餘落,悉徙居中國”。此後,這個古代民族逐步在歷史中消失。
至於鮮卑族是我國北方阿爾泰語系遊牧民族,其族源屬東胡部落,興起於大興安嶺山脈。中國古代遊牧民族。先世是商代東胡族的一支。秦漢時從大興安嶺一帶南遷至西刺木倫河流域。曾歸附東漢。匈奴西遷後盡有其故地,留在漠北的匈奴10多萬戶均併入鮮卑,勢力逐漸強盛。
東夷鮮卑舉族從山東半島越海遷徙到了東北遼東一帶。在這裡,他們遭遇了另一支源遠流長並且頑強彪悍的民族——肅慎。遠來的東夷鮮卑無意也無力與肅慎發生更大的衝突,只能繼續北遷。高寒多林木的大興安嶺和水草盈盛的內蒙東部草原,最終成為先秦鮮卑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