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2 / 4)

小說:誰殺了我的牛 作者:想聊

究物件中,擁有醫生們稱之為“抗癌意念”的女性,每十個人中有七人在之後的十年裡一直都過著正常的生活。相反地,醫生判斷“已經失去希望,聽天由命接受最壞結果”的女性,每五人就有四人在確診後不久就去世了。

透過這個研究,我們可以發現,一隻徘徊不去的“奶牛”不僅會影響我們正常的態度和情緒,還會剝奪我們的壽命與健康。

值得慶幸的是,雖然在過去我們曾經讓環境與周圍的人制約了我們的想法,讓我們接受了平庸,但是我們現在還可以及時做出改變,重新鑄造成功的信念。

錯誤信念的牢籠

毫無疑問,最讓人感到無助的念頭總是集中在我們所擁有的潛能上。這些念頭會把我們囚禁在一個無法看清自己的天分和才能的世界裡,懷疑自己是否具有能力的錯誤想法會剝奪我們最大的自由:充分發揮潛力與採取行動的自由。

如果你認為自己“沒有獲得成功是因為沒有機會接受正規的教育”,那麼這樣的想法一定會主宰你的整個人生、預期、決策、目標與態度。這個信念將會像一個心理程式一樣指引你所有的行為,讓你降低期望,並破壞你在生活中已經獲得的成果。這樣一個觀點是怎樣變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畫地自限的想法呢?它是怎樣開始並逐步控制我們的生活的呢?

當我們將一些錯誤的前提看作事實,並在這些錯誤前提的基礎上得出了錯誤結論的時候,這個過程就開始了。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它是怎樣起作用的:

最初的假設:我父母從沒有讀過書。

其次的假設:我父母的生活是不成功的。

結論:因為我也沒念什麼書,所以這輩子可能也不會有什麼成就。

你看出這種論調所造成的傷害有多大了嗎?我們透過自己的內心對話創造出了最具破壞力、也最糟糕的惡性迴圈。

當一個人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夠時,周圍的世界也會如此看待他;當一個人明顯地表現出自己的無能時,別人就會根據這樣的表現來對待他。這會使他們原本就有的、認為自己毫無希望的想法變得更加堅定。

小牛變大牛(5)其實,父母沒有多大成就這件事與是否受過教育並沒有太大的關聯,回想一下,他們自身可能還養著一些你完全不知道的“奶牛”。退一步講,即使他們的不成功是由於缺乏教育而造成的,這也並不意味著你一定會步他們的後塵。所以你必須小心自己內心的對話方式。

當喬·費雷爾移民去澳大利亞開始新的生活時,他很擔心自己將不得不從事非本職的工作,畢竟,為了學習自己所選擇的專業,他已應經花費了很多年的時間。

澳大利亞這個國家對他那一行的需求很少,一想到自己可能必須投入新的領域時,他就對未來充滿了恐懼和不安。很長一段時間裡,這種恐懼使他不敢朝其他領域發展。當然,那裡也有另外一些他所喜歡的行業,但是如果他的父母和朋友們知道他放棄了原來的老本行,他們會怎麼想呢?

轉向新的工作就意味著自己多年的研究都是在浪費時間。當這種想法在他的頭腦中出現時,喬·費雷爾就更加憂心忡忡了。如果他做了錯誤的選擇怎麼辦?多年來,他一直堅信,每個人都應該堅守自己所學的東西,這種信念讓他動彈不得,無法做出任何決定。直到他認識到這種根據錯誤前提所產生的態度有多大的破壞力以後,他才開始採取行動,在人生路上繼續向前邁進。

當今時代,隨著市場的全球化、機構的精簡和人力資源的高度流動,越來越多的人面臨著這樣的選擇。我們中的許多人都會像喬(Joe)一樣,為必須從事自己沒有被培訓過的職業而感到恐懼。這種恐懼是極其危險的,因為有研究表明,每個人一生中平均會面臨七次職場轉變。

幸運的是,他決定去克服他的恐懼--殺了他的“奶牛”--並去嘗試一個全新的領域。開始採取行動後,他不僅與它的新工作十分投緣,而且還在很短的時間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現在的他比以前任何時候都還要享受自己的工作狀態。

很多人對新鮮的或是未知的事物都會感到恐懼,這種因不熟悉而產生的恐懼,讓我們在最基本的事物中都無法找到樂趣。我們避免去嘗試新的事物、不同型別的文化或是新的嗜好,對我們來說,追求安全感,已經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它不僅限制了我們成長的潛力,而且導致了許多不合理的恐懼。

“最好只做自己懂的”、“幹嘛擾亂一件好事?”、“如果沒壞,就不要去修它”或者是我在前面曾經提過的“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