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聚焦:起訴
起訴,就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人民法院對所提起的案件進行審判的行為。起訴要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
案例警示:
(1)提起起訴
每個公民,都有提起訴訟的權利。儘管這樣,在打官司之前,還是應當仔細想一想各方面的利弊,不能濫用起訴權。向人民法院起訴之前,應當認真考慮以下問題:一是這場官司是否有打的必要,如果起訴,自己是否一定能勝訴。二是自己是否能夠有時間和精力把官司打到底。三是即使把官司打贏了,對今後是否有利。總之,打官司是個嚴肅問題,在向人民法院起訴之前,應該把各方面的情況考慮周到,認為確實有起訴的必要,這才可以去起訴。
(2)訴訟時效
就是法律對起訴時間的規定。不管什麼官司,法律都有訴訟時效的規定,只不過是叫法不同而已。刑事案件叫“追訴時效”,是指法律規定對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超過了這個期限,就不再追究,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在民事訴訟中,叫“訴訟時效”。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一般民事案件的起訴,要求保護權利的訴訟時效為2年,但有下列4種情況訴訟時效為一年:一是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二是出售質量不合格商品未宣告的;三是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是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在規定的時間內,該起訴而不起訴,超過一定時間再起訴,不僅會給人民法院的審判帶來麻煩,也會影響法院集中力量審理現實的案件。
(3)訴訟代理
有的人想打官司,但又沒有時間,或者因為法律知識少等原因,可以請他人代替或者幫助自己打官司。根據法律規定,不管是打刑事官司、民事官司還是行政官司,都允許當事人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在刑事案件的公訴案件中,被告人聘請律師為自己辯護,這實際上也是一種代理行為。聘請他人、律師代替或者幫助自己打官司,這會增強自己打官司的力量,但不是說自己就沒有權利再打官司。相反,由於自己是案件的當事人,案件處理的最終結果,對自己的利益影響很大,自己應該很認真、仔細地參與打官司,不能交給他人而自己袖手旁觀。
(4)訴訟費
除了打刑事官司以外,打民事、行政官司,都要按照國家規定,向法院交納訴訟費。具體交多少,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減免,國家有統一規定。
(5)起訴狀的寫法
到法院起訴,要有起訴狀。起訴狀是否講得有道理,是否有證據,提出的訴訟請求是否有法律依據,對是否能勝訴有重要作用。對起訴狀的格式,最高人民法院有統一規定。不管是民事、行政還是刑事自訴案件的起訴狀,其格式大致相同。為了使讀者對這種文書有所瞭解,現列舉一份法人起訴狀供參考。
法人起訴狀,是指法人認為自己的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他人發生爭議,為了維護自己的民事權益,根據事實,依照法律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依法裁判時所使用的書面請求。它是民事起訴狀中的一種。
法人起訴狀的用法與一般起訴狀的用法基本相同,但由於它本身的特點,決定了人們在使用法人起訴狀時,應當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要按照文書格式的要求,寫清原告與被告雙方的自然情況。如所在地址、企業性質、工商登記核准號、經營範圍和方式、開戶銀行、賬號以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和聯絡電話等內容。
二是起訴要選準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即如果是合同糾紛,凡是在合同中明確約定管轄法院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約定的法院起訴;合同中沒有約定,或者沒有合同的,按一般民事案件的管轄規定向法院起訴。從級別管轄方面講,一般的案件,要向縣、區的基層人民法院起訴;對於爭議金額達到一定數額,或者是重大的涉外案件、在當地有重大影響的案件,要向中級人民法院起訴。從地域管轄方面講,要向被告所在地的法院起訴,或者向合同履行地的法院起訴。對於不動產糾紛,要向不動產所在地法院起訴。因港口作業發生的糾紛,要向港口所在地法院起訴。兩個以上法院都有管轄權的,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法院起訴;如果向兩個法院以上有管轄權的法院都起訴了,由最先立案的法院管轄。
不具備法人資格的其他組織,如果向法院起訴,所用的起訴狀格式與本格式相同。法人起訴狀的格式稍微複雜一點,特別是首部的當事人概況一項更是如此。如果法人起訴狀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