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共和國十大將軍傳——黃克誠
作者:謝遠學 等
內容簡介:
黃克誠(1902…1986)湖南省永興縣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國民革命軍任營政治指導員、團政治教官。參加了北伐戰爭和湘南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游擊隊黨代表,紅四軍第十二師三十五團黨代表、團長,第二路游擊隊司令,紅三軍第四師政治委員、軍政治部主任,紅三軍團代政治部主任,中央軍委衛生部部長,紅軍總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政治委員,八路軍第二縱隊、第四縱隊政治委員,第五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新四軍第三師師長、政治委員,蘇北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中共蘇北區委書記。
解放戰爭時期,任西滿軍區副政治委員、司令員,中共西滿分局人理書記,東北軍區副司令員兼後勤司令員,中共冀察熱遼分局書記兼軍區政治委員,中共天津市委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湖南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總後勤部部長,國防部副部長,中共中央軍委秘書長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一、二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一屆中央委員。在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委檢查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被選為中央紀委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第二書記。
正文
第一章 求真知救中華 初上革命路
1922年。一個皓月當空的夏夜。
永興、這個湘南山區的偏遠小城,在喧鬧了一天之後,漸漸恢復了寂靜。
夜色已深,靜謐的月光傾瀉在縣勸學所這座並不很大的院落裡。四周寂然無聲,一絲風也沒有,空氣彷彿凝滯不動了。酷暑的燥氣瀰漫其間,令人夜不能寐,煩躁不安。緊靠院牆,一所不起眼的房子裡,燈火依然。
一個面容清瘦,戴著近視眼鏡的年輕人,正臨窗而坐,聚精會神地讀書。
他一邊揮毫在書上圈圈點點,一邊不時地用毛巾擦拭臉上涔涔而下的汗水。
桌上的那盞油燈,偶爾竄出點點火花,噼啪作響。顯然,他已經挑燈夜讀很長時間了。然而,從他那略顯稚氣的臉上,看不出絲毫的倦意。
其實,幾十天來,他都是這樣緊張度過的。
就在一個月前,正在縣立高小讀二年級的他,得到了一個令他心動的訊息:衡陽省立第三師範要在暑期招生。讀師範可以免繳學雜費和膳食費,這可是個難逢的機會!因為他清楚地知道,作為窮苦人家的孩子,他能從家鄉,那個貧困落後的山村,來到縣城讀高小是多麼不容易:整個家族都動起來了,每年嫡堂公房湊六七擔穀子是讀書的費用,舊書箱子是借來的,那套舊學生制服以及布夾襖、長衫是別人送的,哥哥親自挑著書箱、行李,把自己送到縣城。如今,他已經讀了一年半的高小,儘管他每學期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可以獲得幾塊錢的獎學金,而且課餘時間找些抄寫的差事,以補貼學用,但是還要有一年半的時間才能讀完高小呀。所以,讀師範是他當時唯一讀得起的學校。況且,即便讀完高小,又怎麼辦呢?假如不識字,面朝黃土背朝天,也就算了。而今,書讀得多了,他開始嚮往更為廣大的世界,他要繼續求知,繼續上學,怎麼能平平庸庸過一生呢?!
十是,他下定決心:一定要考取衡陽省立第三師範。
決心雖下,擺在這個剛剛二十歲的年輕人面前的困難似乎不少:首先是報考資格,由於他高小才讀了一半,根本領不到畢業文憑,如何去報考?其次是,在這幾十天的時間裡,他必須補習完另外一年半的高小課程。再有,學校一放暑假,他到哪裡尋找一處僻靜之所,便於補習功課?當然,還有一個大問題,他還必須自食其力,賺錢餬口。
既然決心報考,這位年輕人很快將困難一一化解了。他向一位姓黃的同學借了一張高小畢業文憑,報上了名。同時,整個暑假他沒有回家,寄住在勸學所——一個同鄉的住處,一邊為勸學所抄寫檔案賺錢餬口,一邊加緊補習未學完的高小課程。
只要能夠繼續求學,挑燈夜讀又算得了什麼呢?!
1922年的夏天,對於這個年輕人來說,是難忘而又緊張的。
蒼天不負有心人。他如願以償,考取了衡陽省立第三師範。
那一年,第三師範只招考兩班學生,約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