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朋誤聞玉蓮死後立誓不再娶,甚至不顧別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勸誡,更是把維護對亡妻的“義”和維護自身的情感,放在了禮教規範和家族整體利益之上。而錢玉蓮出於“烈女不更二夫”的信條而自殺,雖是一種典型的“節婦”形象,但作者寫她最初選擇王十朋為婿,是因為認識到他“一朝風雲際會”,就會“發跡”;
寫她以“若能勾贈母封妻,也不枉了爭名奪利”鼓勵王十朋赴考,都是直接從實際利益考慮,不假以虛偽的道德掩飾,這些地方也都有濃厚的市俗氣息。
此劇的文辭較粗糙,多用俚俗語言,但戲劇性很強,有較好的演出效果。
《劉知遠白兔記》是“永嘉書會才人”在《五代史平話》和《劉知遠諸宮調》等的基礎上編撰而成的。現存的幾種明代加工本情節稍有差異。劉知遠為五代後漢開國皇帝,作為一個窮軍漢出身而登上皇帝寶座的人,他一直使老百姓感興趣。劇本的中心內容,就是寫他的“發跡變泰”以及他和李三娘悲歡離合的故事:劉知遠未發跡時落魄潦倒,後被李文奎收留作傭工,李文奎見他身有帝王之相,就將女兒李三娘嫁給他。李文奎死後,劉知遠不堪忍受三娘兄嫂李洪一夫婦的欺侮,棄家投軍,被嶽節使招贅,建立功業。三娘在家受盡欺凌,在磨房生下兒子咬臍郎,託人送至劉知遠處。咬臍郎長成後,因追獵一隻白兔,與生母相會,終於全家團圓。
《白兔記》是一部平民意識很強烈的作品。劇中寫李洪一夫婦的貪婪狠毒,以種種刁鑽的方法欺凌劉知遠和李三娘,表現出民眾的鮮明的愛憎。又像劉知遠為了攀升高位而娶節度使之女,但他最後能接回“糟糠之妻”,所以也並不因此而受到責難。在民間樸素的觀念中,社會低層的人們為了求得權力和富貴,這樣做是可以原諒的。只是寫三娘至死不肯改嫁的情節,帶有傳統的道德意識。
此劇保留了民間創作的藝術特色,文字質樸順暢,刻畫人物、編排情節生動自然,許多細節,散發出古代農村生活的氣息。
《拜月亭》(又名《幽閨記》),前人多認為是元人施君美作,尚難確定。此劇系改編關漢卿的同名雜劇,人物、情節、主題思想均與關作大略相同,曲文也有部分沿襲,故不再複述。
此劇雖是改編之作,卻受到很高評價。關作以四折的短小體制寫兩對青年男女在戰亂時代背景中的婚戀故事,固然顯示了出眾的才力,但畢竟難以充分展開。而到了南戲中,由於擴大了規模,因而得以增添出許多生動的細節、細緻的描寫、委婉的抒情,使劇情的發展更顯得起伏跌宕、波瀾層疊,這是它的成功之處。
在戲劇情調方面,此劇增添了很多喜劇成分,在悲劇性的事件中巧妙插入巧合、誤會的關目,機智有趣的對話,以及插科打諢的手法,使這出戏表演起來有更多的娛樂性。
此劇的語言往往在平易自然中顯露出文采,歷來受人們讚賞。李卓吾認為它超過《琵琶記》,可與《西廂記》媲美,並說:“《拜月》曲白都近自然,委疑天造,豈曰人工!”
(《李卓吾批評幽閨記拜月亭》)
《殺狗記》與後期雜劇作家蕭德祥的《殺狗勸夫》情節相同,但孰為先後難以推斷。其作者,前人多認為是元末明初人徐畩,但實際上他不太可能是此劇的原始作者,而只是改編者。劇中寫富家子弟孫華交結市井無賴,並受他們的挑撥而將胞弟孫榮趕出家門。孫華妻楊月真為了勸夫悔改,殺了一條狗扮為人屍放在門外,使酒醉歸來的孫華誤以為禍事臨門。他的那幫市井朋友不但不肯應邀幫忙,反向官府告發,還是孫榮為他“埋屍”避禍。最後真相明瞭,兄弟重歸於好。這也是一出家庭倫理劇,強調了穩定的家庭秩序的重要,提倡“親睦為本”、“孝友為先”、“妻賢夫禍少”等倫理信條。它雖是以道德訓誡的面目出現,卻是針對著因財產爭執而使宗法家庭遭到破壞的現實,有著很實用的意義。在藝術上,此劇較為粗糙。
………………………………………………
第六章 宋元的中短篇小說
宋元是中國小說史上的重要時代。與前代相較,元代文學的最突出的成就在於虛構性文學的長足進展。雜劇和小說是其輝煌代表。自然,這局面並不是在元代突然出現的。以小說來說,宋、元之間就存在密切的聯絡。關於長篇小說,我們將在另一章中敘述,這裡先對其中短篇小說——包括白話和文言兩類——加以介紹。
………………………………………………
第一節 宋、元說話及其話本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