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可能作者所掌握的原始材料就是零散的,他只是將這些材料彙編起來,所以各國史事的詳略多寡也不一樣。其中《晉語》九卷,佔全書近半;《周語》三卷;《魯語》、《楚語》、《越語》各二卷;《齊語》、《鄭語》、《吳語》各一卷。
司馬遷說:“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報任安書》)認為《國語》是寫《左傳》的左丘明所寫,後人多有異議。現在一般認為產生於戰國初年,作者不詳。
《國語》也包含了許多政治經驗的總結,其思想傾向略近於《左傳》,只是不像《左傳》那樣鮮明突出。《周語·召公諫弭謗》一篇,記周厲王以肆意殘殺為消弭不滿言論的佳方,使“國人不敢言,道路以目”,結果被民眾驅逐而流亡。文中提出“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道理,相當深刻。
總體上說,《國語》的文字質樸,遠不如《左傳》有文采。但其中也有比較精彩的部分。如《晉語》中記“驪姬之難”前故事,較《左傳》記載更詳盡曲折。有一節寫優施和驪姬合謀陷害太子申生,威逼大臣裡克勿加干涉,很好地描摹出人物情態。優施請裡克飲酒,半中間起舞而歌《暇豫歌》,暗示裡克變故在即,要善於自保,爾後又寫道:
優施出,裡克闢奠,不飧而寢。夜半,召優施,曰:“曩而(爾)言戲乎?抑有所聞之乎?”曰:“然。君既許驪姬殺太子而立奚齊,謀既成矣。”裡克曰:“吾秉君以殺太子,吾不忍。通復故交,吾不敢。中立其免乎?”優施曰:“免”。
裡克膽小怕事,為了保全性命拋棄了故交太子申生,保持中立,優施和驪姬便為所欲為。另如“齊姜醉遣重耳”等,也比《左傳》中有關部分具體生動。
《吳語》和《越語》在全書中風格較為特殊。它以吳越爭霸和勾踐報仇雪恥之事為中心,寫得波瀾起伏,很有氣勢。其中寫到吳王夫差發兵北征,與晉人爭霸中原,事情尚未成功,後院起火,傳來了越王勾踐襲擊吳都姑蘇的訊息。夫差急召大臣合謀,採用王孫雒的建議,連夜布成三個萬人方陣,中軍白旗白甲,左軍紅旗紅甲,右軍黑旗黑甲,望去“如荼”、“如火”、“如墨”。晉軍“大駭不出”,吳王乘勢要求晉君讓他當盟主,然後連忙撤兵,班師回吳。這一段寫得有聲有色,宛如後世小說筆法。
第四節 《戰國策》
《戰國策》是彙編而成的歷史著作,作者不明。其中所包含的資料,主要出於戰國時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記載,彙整合書,當在秦統一以後。原來的書名不確定,西漢劉向考訂整理後,定名為《戰國策》。總共三十三篇,按國別記述,計有東周一、西周一、秦五、齊六、楚四、趙四、魏四、韓三、燕三、宋、衛合為一、中山一。記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統一。以策士的遊說活動為中心,反映出這一時期各國政治、外交的情狀。全書沒有系統完整的體例,都是相互獨立的單篇。
雖然習慣上把《戰國策》歸為歷史著作,但它的情況與《左傳》、《國語》等有很大不同。有許多記載,作為史實來看是不可信的。如《魏策》中著名的“唐且劫秦王”,寫唐且在秦廷中挺劍脅逼秦王嬴政(即秦始皇),就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這一類內容,與其說是歷史,還不如說是故事。《戰國策》的思想觀念,就其主流來說,與《左傳》等史書也有截然不同之處。劉向序說:“戰國之時,君德淺薄,為之謀策者,不得不因勢而為資,據時而為畫。故其謀扶急持傾,為一切之權,雖不可以臨教化,兵革救急之勢也。”戰國時代,是春秋以後更激烈的大兼併時代,過去還勉強作為虛飾的仁義禮信之說,在這時已完全被打破。國與國之間,如今講的是以勢相爭,以智謀相奪。那些活躍在政治舞臺上的策士,也只是以自己的才智向合適的買主換取功名利祿,朝秦暮楚,毫不為怪。如蘇秦始以連橫之策勸說秦王併吞天下,後又以合縱之說勸趙王聯合六國抗素。他遊秦失敗歸來時,受到全家人的蔑視;後富貴還鄉,父母妻嫂都無比恭敬。於是他感慨道:
嗟夫,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
作者以欣賞的筆調,描繪了蘇秦躊躇滿志的神情。這些在今天看來也許是不值得讚賞,但在當日的歷史條件下,原本受貴族壓抑的平民的心理就是如此,這樣寫比虛假的說教更富於真實性。
另一方面,由於策士以一種比較自由、可以擇君而輔之的身份,在當時的政治與外交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而《戰國策》又主要取材於策士著作,故書中對士的個人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