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形勢的穩定,專制制度和君主權威的強化,以及辭賦的盛行,散文的內容和風格都相應發生重大的變化。
政論散文,仍以奏疏為主要形式而存在。徐樂的《上武帝書言世務》、嚴安的《上書言世務》、主父偃的《上書諫伐匈奴》、路溫舒的《上書言宜尚德緩刑》等,都是這一時期著名的政論文。但賈誼政論散文那一種慷慨激昂的熱情,大膽議論的態度,和來自戰國縱橫家的雄恣辯麗的風格,都明顯地削弱了。更值得注意的是董仲舒的幾篇賢良對策。他作為新儒學的設計者,文章充滿天人感應、陰陽災異的內容,其風格也一變為引經據典,典雅醇正。這種文章並無多少文學價值,卻代表了下一個時期政論文的主流。
另一方面,以司馬相如的《喻巴蜀檄》、《難蜀父老》等文章和桓寬的《鹽鐵論》為代表,西漢中期的散文出現追求對偶工整的趨向。司馬相如的兩篇文章,是奉武帝之命安撫蜀中民眾而作。他作為傑出的辭賦家,把辭賦寫作中所磨鍊的修辭技巧用於散文,使之產生對偶工整的美化效果。如《喻巴蜀檄》中的一段:
夫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皆攝弓而馳,荷兵而走,流汗相屬,惟恐居後。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仇。彼豈樂死惡生、非編列之民,而與巴蜀異主哉?計深慮遠,急國家之難,而樂盡人臣之道也。故有剖符之封,析圭而爵,位為通侯,居列東第。終則遺顯號於後世,傳土地於子孫,行事甚忠敬,居位甚安佚,名聲施於無窮,功烈著而不滅。是以賢人君子,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
在司馬相如之前,鄒陽、枚乘等人的散文,便具有工麗的特點。但到了司馬相如手中,才有如此整齊,讀來音節鏗鏘。司馬相如之後,像桓寬《鹽鐵論》這樣一種經過整理的關於國家財政方針討論會的記錄,也有很多對偶工整的句子,說明這種文章風格在西漢中期已經越來越明顯了。後來成為東漢散文的普遍特色,繼而在六朝發展成駢文。西漢中期的散文,以司馬遷的成就最高。這不僅表現在下一章將要專門論述的《史記》,而且表現在他的僅存的一篇單篇文章《報任安書》。這篇文章直抒胸臆,悲憤滿腔,表現出一個具有高尚人格、獨立個性的知識者在強大的專制制度迫害下巨大的內心痛苦,是漢代散文中難得的抒發情感之作。在中國文學史上,純粹的抒情散文,是從私人書信這一體中開始形成的。《報任安書》可以說直接啟發了這一傳統。即使在狹隘的意義上,這篇文章也影響了後世一系列的表述人生志向和人生感慨的名篇。所以,《報任安書》雖不代表西漢中期散文的主流,卻是很值得注意的作品。另外,司馬遷外孫、宣帝時楊惲的《報孫會宗書》,亦頗有外祖遺風,同樣是傳誦的書憤之作。武帝時期,由淮南王劉安招集其門下文士編纂的《淮南子》一書,彙集各家各派的學說,可以說是最後一部戰國諸子式的著作。它出現在完成思想統一的武帝時代,具有象徵意味。書中不但片斷地儲存了許多古代文獻資料,文章也頗有辭采。
第二章 司馬遷和《史記》
前面我們說到,司馬相如的賦和司馬遷的《史記》,在表現時代意識方面有共同之處,但這並不意味兩者在思想、藝術方面處於同樣高度。作為宮廷文學侍從的司馬相如為迎合君主趣味而寫作的賦,與雖作為王朝的史官卻保持相對獨立的學者立場的司馬遷所創作的《史記》,兩者之間不言而喻存在顯著差別。《史記》不僅具有雄偉的氣魄,而且反映出不斷強化的君主專制對於社會思想文化的巨大壓迫,意識到這個時代的複雜的社會矛盾,體現了對人類社會歷史的深刻思考,這些是漢賦不可能具有的。事實上,《史記》不僅是漢代最偉大的著作,也是整個中國文化史上少數幾部最偉大的著作之一。
第一節 司馬遷的生平和他對歷史與社會的理解
司馬遷(前145—約前87)字子長,左馮詡夏陽(今陝西韓城)人。他的父親司馬談是一個淵博的學者,對於天文、歷史、哲學都深有研究,所著《論六家要旨》一文,對先秦各家主要學說作了簡要而具有獨特眼光的評論。這對司馬遷的早期教育無疑有重要意義。將近十歲時,司馬遷隨就任太史令的父親遷居長安,以後曾師從董仲舒學習《春秋》,師從孔安國學習古文《尚書》,這一切都奠定了他的學問的基礎,二十歲那年,他開始廣泛的漫遊。據《史記·太史公自序》,這一次遊歷到達今天的湖南、江西、浙江、江蘇、山東、河南等地,尋訪了傳說中大禹的遺蹟和屈原、韓信、孔子等歷史人物活動的舊址。漫遊回來以後,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