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4 / 4)

小說:中國文學史 作者:世紀史詩

“謳歌眾數”,同時也把個性的發揚視為救國之道:“國人之自覺至,個性張,沙聚之邦,由是轉為人國。人國既建,乃始雄厲無前,屹然獨見於天下。”

一九一八年,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作為新文學第一篇白話小說的《狂人日記》,它深深地烙下了作者多年來心靈歷程的印記。那個在孤絕的狀態中與陰森的“吃人”世界作無望的抗爭的“狂人”,既有尼采式“超人”的影子,又洋溢著“摩羅詩力”。後來魯迅雖然漸漸離開尼采哲學,但那種獨立的人格立場、思想態度和頑強不屈的鬥爭精神,卻是終其一生的,因為這並不僅僅是受尼采影響的結果。尤其在《野草》中,我們看到不知道前面有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要到哪裡去,卻依然只顧向前走去的“過客”,看到只要“有我所不樂意的在”,則無論天堂、地獄乃至“將來的黃金世界”都不願去,寧肯“彷徨於天地”,甚至寧肯“被黑暗沉沒”的“影子”,這是一種中國文學中從未有過的精神形象,它昭示了對於“我”的永遠的堅持。

魯迅的出現,給中國文化的氣質帶來極大的改變,這是社會發展變化、外來文化影響和魯迅在自身經歷中養成的個性的共同結果。

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