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趕緊對二人解釋道,“父皇沒事!”
“一到冬至,父皇就回南京過年了,此時安然無恙。”
“就是他那些沒帶走的嬪妃...”
朱標嘆息一聲。
老朱起碼有幾十個沒來得及帶走的嬪妃,在北京城中,現在的下場肯定也是不好。
更別說北京城中那些跟著老朱一起去的勳貴子弟。
本來在北京城裡吃喝玩樂的挺開心,誰知道會遭遇這樣的無妄之災?
聽到這話兩人才終於鬆了一口氣,老朱沒事就行。
緊接著戚繼光第一時間問道,“敢問殿下,這八十七萬叛軍的糧草何來?沒了朝廷給他們撐腰...”
“叛軍也不缺糧食!”朱標搖了搖頭,語氣凝重。
“魔稻種子這種東西他們雖然搞不到,也不可能這麼短時間就來得及大規模鋪開種植,可番薯可能早就搞到手了!”
“以四川陝西的肥沃土地,只要有番薯,糧食還成個什麼問題?”
據朱標所知。
這兩年西邊的地主僅靠種植番薯就讓糧食不再是問題,也是他們敢於發起叛亂的最大依仗。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畢竟糧食種子這東西無法保密,他們偷不走科技也偷不走工部的技術,更偷不走萬人敵的配方。
糧食種子確實想偷多少偷多少!
要是真沒有這些糧食種子,各地的地主還真不敢搞這麼一場叛亂。
有了這麼多糧食,他們才有底氣能養得起八十七萬邊軍叛亂。
畢竟朱標穿越的時間太短了。
總共就一年多。
在這個訊息閉塞的年代,興許西北和山西的很多民眾都還沒聽過朱標的名字。
“那就難辦了。”戚繼光語氣難聽了幾分。
他這才是大將的老成持重之言。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第一時間問雙方的後勤補給如何!
“也不用太過操心!”朱標卻搖了搖頭。
“番薯這東西最多儲存一年,他們又不懂粉條製法,算算時間,他們可能也就是去年種了一季番薯,今年種了兩季番薯,這就給了他們造反的底氣。”
“最多一年過後,叛軍的糧草就撐不住了,想跟我軍打持久戰?做夢!”
緊接著朱標便開始詢問張居正,“你那邊的幹部培養工作究竟做得如何了?”
“如果現在要拿出起碼三十萬個年輕幹部,到各地去主持工作,能不能拿得出來?”
張居正聽見這話也是一時臉色難看。
不停唸叨著。
“要是再有些時間就好了...”
再有些時間,張居正在各地公社的幹部學校裡,培養的第一批幹部就畢業了!
這第一批幹部,雖然大多數都只有小學學歷。
甚至連小學都不到。
只讀了一年的小學就直接開始上半年的幹部學校。
但數量多呀!
哪怕平均文化水準還比不上之前的秀才,只能跟童生差不多,但大幾十萬的數量拿出來,也足夠替朝廷管理好偌大的土地了。
現在要緊急呼叫,就只能讓這些只學習了一年半,剛剛識字還沒有接受過任何思想文化教育的幹部,咬著牙上。
不用說朱標也知道,事後亂子肯定不小。
但又能怎麼辦?
總不能讓全國上下陷入無組織無紀律的狀態。
打倒了地主階級,就得派出人來管理。
管理的人不說別的,起碼得識幾百個常用字吧?
認字是最低的要求!
不然連朝廷的公文都看不懂。
可在大明的情況就是如此尷尬,認字的人都是極少數。
朱標安撫張居正道,“只能快速上馬,在運動中培養幹部了,我看那些人的素質,雖然不一定如何,可是精神狀態都是很好的。”
畢竟這些幹部學校之前都是貧家子弟。
是誰將他們從苦海拯救出來?
又是誰給了他們有尊嚴的生活?
那自然是朱標!
這些人還是心懷感激的。
一個個又沒被官場腐蝕過。
文化不行,覺悟來湊!
這就是朱標的想法。
“唉,也只能如此辦了。”張居正嘆息著點點頭。
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