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麻煩會有多大。
基層官吏實際上才是一個政府的根本。
如果基層出了問題,比打一仗還要麻煩!
敵人在外部能造成的威脅,只是在內部能造成的1%罷了。
這也是朱標為什麼一直要分清敵我!
歷史上的漢唐都不是亡於外敵,而是亡於國內的胥吏、邊軍!
緊接著,戚繼光又開始急速給出了一個行軍路線。
軍事十萬火急,根本容不得坐下來細細討論。
朱標也直接拍板,眾人開始商討細節。
基本上大明的政務、軍務,就在這三人之間流轉。
三人開過會議之後,時間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
朱標又緊急召胡雪巖和王陽明二人召開擴大會議。
商討一路上物資補給以及各方面的資源調配,還有對於此次叛亂人員的處理等等工作流程。
一整套工作流程商量完畢後,朱標看向窗外。
已經是第二天的凌晨。
現在約莫是卯時五點多,在昨晚火車上一車又一車計程車兵就已經緊急北上平叛。
事實上。
叛亂的訊息一傳到南京城,皇宮裡就亂了起來,可以說是人心惶惶。
在老朱和馬皇后二人發話之後才安寧下來,可現在又顯得近的有些可怕。
八十七萬邊軍造反,放在歷朝歷代也是一件足以讓皇朝陷入衰落的大事。
唐代的安史之亂都沒這麼大的規模。
這些邊軍之中。
不僅有藍玉最能打的部隊,還有老朱麾下最能打的部隊!
而朱標僅僅是處理了倭國的事,耗費了半年時間,下面的人就搞出了這麼大的亂子。
或者說這些統兵階級和地主階級本身就是串通一氣的。
他們的利益是相同的,目的都是魚肉百姓。
而朱標顯然沒給他們這個空間,反而要將權力和財富重新分配,那麼他們之間互相苟合在一起也根本不需要太多借口!
一直到交代完所有事,朱標才吐了口氣。
一邊揉著太陽穴,一邊閉上雙眼。
稍微休息一下大腦。
可剛剛走出電報室,就發現身後站著馬皇后和老朱不知站了多久,臉色帶著擔憂和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