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在這個戰火紛飛、動盪不安的歲月裡,往昔由於有馮國全的庇護,馮家和李家並未遭受過多的衝擊。那些如散兵遊勇、土匪以及流竄罪犯之類的人皆不敢輕易招惹馮李兩家,他們的生活相對而言還算安寧平靜。然而,馮國平自身經營無方,曾經執意開設賭場,最終卻被競爭對手害得幾乎破產。如今的馮家已今非昔比,昔日在仙橋鎮尚能依仗馮國全的威望勉強躋身前十之列,但未來的局勢則難以預料。馮家眾人對自家的現狀自然瞭然於心,正因如此,那些女性眷屬們才會哭得如此悲痛欲絕。
馮國全在火化之後,其骨灰由武漢運送回鄉。因為要等馮雨瑩兄妹歸來,並希望他們完成考試後才返回。馮國全已經離世兩個多月了,現在決定在五日之後舉行葬禮。
苟敬霖與陳小姐皆欲送別馮國全最後一程,遂決定留此,待馮國全下葬後方才離去。
仙橋鎮僅有兩家客棧,因馮國全之喪事,早已客滿無房。李小心見此狀況,便邀請苟敬霖一家及陳小姐至自家居住。他們家院落寬敞,有四間客房。因為平日鮮少來客,客房亦常被用作堆積藥材之所,但略加清掃即可入住。於此偏僻之地,苟敬霖一家與陳小姐並不在意諸多細節。李小心擔心苟建翎會不習慣,意欲安排她住妹妹的閨房,但苟建翎卻說:“我住客房即可,些許藥香,更顯宜人。”
也不知道陳小姐是為了避嫌還是怎麼的,李小心覺得陳小姐跟苟院長之間,顯得客氣而疏離,再也看不到以前那種自然的親近隨和。不過他也沒有時間跟陳小姐好好聊下天,安排好苟老師一家人和陳小姐的住宿,李小心跟父母和弟弟妹妹說了會兒話,時間過得真快,似乎眨眼間,弟弟妹妹就長大了。今年弟弟十一歲,妹妹十五歲了。兄妹三個六年不見,因為一直通訊,一點不生分。伯伯現在也跟他們住在一起,看著他們兄妹三個並不受陳氏的挑撥影響,暗自鬆了口氣。
李小心想著自己剛回來,過幾天三叔就下葬了,許多話可以留到以後說,而三叔,卻只能最後陪他幾天了。這樣想著,李小心跟家人說了會兒話後,就主動到馮家守靈。當初要不是三叔強迫他到那所軍醫院去,他不會遇上苟老師和陳小姐,更不會有後來的出國深造機會。並且據父母講,在他離家這幾年,三叔也一直很維護他們家。偶爾回家,也會跟李與恩見一面,將他知道的李小心的訊息告訴李與恩,讓他不要擔心不要掛念。
跟父母交談了幾句,李小心才知道,馮老爺和老夫人都在前幾年相繼去世。但是都沒有通知他們那幾個在國外讀書的人。馮老爺是個看淡生死,也不講究那些繁文縟節的人,臨終前就說不要以死人為大,要以活人為大,他們在國外求學,天遙地遠的,就不要通知他們了,讓他們來回奔波,勞累不說,還浪費光陰,耽誤學業。身邊有這麼多孝子賢孫給他送終,他已很知足。
所以,馮老爺和老夫人去世時,馮家甚至都沒有讓他們的二女兒回來。如果通知了二女兒,就等於通知馮雨瑩兄妹了,老人家不想耽誤他們的學業,就乾脆連他的二女兒也不通知了。
這次,馮雨瑩的二孃也跟著馮雨瑩兄妹幾個一起回來了。離家離得遠,家裡發生什麼事,要刻意隱瞞她的話,她是一點訊息都得不到的。回到家來,不見了父母,忍不住大哭一場,又責怪哥哥狠心,父母不讓通知侄兒侄女,哥哥倒是通知她一聲呀,害得她連父母的最後一面都沒見著。
自從馮國全死後,馮國平整個人都垮了。表面上看著他是這個家的頂樑柱,只有他知道,實際上馮國全才是這個家的頂樑柱。
現在這根頂樑柱倒下了,馮家,更是風雨飄搖。
李小心再次走進靈堂時,已是晚上十點。馮家沒有多少親戚,馮正祥那輩的親戚早已不來往,馮正祥又只有馮天宇一個兒子,現在這些親戚都是這些兒媳孫媳們家的。
龍莊的村民們感念馮正祥和李與恩的好,全體村民集體前來幫忙。這倒讓馮國平省去一筆請工人的工錢。
此刻,工人們都歇息去了,靈堂裡只有幾個男子和馮雨瑩、馮雨嫣守在這裡。
馮雨瑩姐妹執意不去休息,說她們要最後陪三叔幾天。馮國平也不勉強她們,就看她們能熬到幾點鐘,熬不住了自然會去睡覺。
他盤腿坐在蒲團上,倚著一條桌子腳,神情麻木,看到李小心走進靈堂來,也只是抬眼看看他,並不說話。
李小心默默地過去上了一柱香,燒了些紙錢,又默默地退回來,挨著馮興俊坐到一個蒲團上。
空氣中盡是香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