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由南向北者只有三條道路。
一是秦嶺,一是襄陽,一是江淮。
而這三條路的背後則是巴蜀、荊襄、江南。
荊襄已經在李來亨的手中,巴蜀則在吳三桂的勢力範圍內。
要是再讓鄭成功全據了江南,那麼孫可望的北上之路將會被全部堵死。
所以江南之地孫可望是不能讓的。
如果鄭成功打下了南京,他就得搶先一步,先去佔淮南,再逼迫鄭軍讓開長江水道。
如此一來他才能以此為基礎進行北伐覆滅滿清。
在這個過程中雙方勢必會產生磨擦,甚至為了江南之地,大打出手,挑起內戰也說不定。
而對於孫國主來說,三家勢力中無疑是鄭軍實力最弱。
李來亨先不要說不好下手,單是數萬順軍老卒其戰力就遠在鄭軍之上。
而吳三桂嘛,要是孫可望選擇去拿雲貴,進而恢復四川,再北伐陝甘。
就算拿下了這些地盤,光是長達數千裡的後勤線就足以令他頭疼了。
所以奪取江南,打通漕運,依託運河進行北伐是孫可望最好的選擇。
這也是他絕對不能放棄的方案。
為了發展空間孫可望是不惜和鄭成功一戰的。
雖然他心裡不願意打內戰,但手底下的人也絕不會同意。
要是他們這股最強大的勢力被鄭成功堵死在南方,想想都讓人憋屈。
好在南京之役鄭成功最終還是敗了,孫可望也就能夠順理成章、理所當然的拿下江南,延緩內戰發生的日期了。
要不然韃虜未滅,西軍就和鄭軍在江南摩擦,這實在是有些不妥。
當然了孫國主是絕對不怕的,只是不想而已。
畢竟他帶著十三鎮兵馬而來,不要說區區五萬鄭軍了,就算再多十萬,孫國主麾下的精兵強將也根本不懼。
要知道鄭軍雖然有過鎮江大捷的高光時刻,但國姓爺麾下最能打的將領不過馬信等人。
馬信是台州副將,在綠營的戰鬥序列中也不算太強。
雖然投奔鄭成功後,這些北方的兵將糧餉未缺。
但孫可望麾下的馮雙禮、張勝可是能夠擊破八旗主力的存在,雙方根本就不在一個量級上。
江水靜靜地流淌,三千餘號艦船延綿數十里,依託著江水繼續南下。
突然一顆訊號彈打響,一艘輕舟快速向著旗艦駛來。
“國主,應該是張煌言到了。”萬年策緩緩開口道。
馬兆羲和萬年策是孫可望麾下最能幹的文臣。
之前一直在兩廣籌備軍需,在寶慶之戰後,萬年策被調入軍中。
準備等攻下南京後,負責江南的政務。
而馬兆羲依舊留在兩廣,和王自奇一文一武,準備拿下廣州,徹底理順廣東軍政。
而後出兵攻打福建和江西。
“十年航海一孤臣啊。”孫可望舉起了望遠鏡開口道:“從六年前開始,張蒼水一直竭力籌措,希望與孤會師江南,如今雖然百轉千回,但終究還是能夠見面了。”
蕪湖的水面上,得知了孫可望的大軍抵達,張煌言連忙駕舟前往。
原本多年前就應該在江南相見的二人,最終在歷盡滄桑,大起大落後得以相見了。
“下官張煌言,拜見秦王殿下。”
旗艦上,張煌言打量起來這位大名鼎鼎的孫可望,拱手行了一禮。
只是聽聞秦王二字孫可望的部下們卻眉頭微皺。
“蒼水先生,無需多禮。”孫可望微微一笑,扶起了張煌言。
張煌言看著眼前浩大的艦隊,心中興奮不已。
延平王雖然敗了,但這位大明的秦王殿下卻統率十萬大軍來到了江南。
這些虎狼之師一到,整個江南的局勢就重新可望了。
“蒼水公,你當以國主相稱。”劉玄初緩緩開口提醒道。
張煌言聞言,眉頭一皺。
秦王和國主之間對於他來說差別很多。
雖然他素來識大禮,和腐儒們不同,對流賊、海寇沒有什麼歧視。
若不是如此他和張名振也不會三入長江,竭力相助孫可望的長江之役。
只是他終究是大明臣子,若是孫可望不願意復明,張煌言的心中自然會五味雜陳。
“國主,秦王,蒼水先生你喜歡如何稱呼孤,那就如何稱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