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2 / 4)

小說:全球通史 作者:敏兒不覺

值得注意的是,到1763年,生活在西伯利亞的俄羅斯人僅42萬,而北美英屬13個殖民地的人口那時卻已上升到150萬至200萬之間,大約為前者的四倍。換句話說,俄羅斯人先前在進行探險和征服時速度快得多,如今在移居殖民地時速度又慢得多。一個原因在於,西伯利亞只能靠俄國獲得移民,而美洲殖民地卻從歐洲好幾個國家得到移民。甚至更重要的是,美洲對想要成為殖民者的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如果我們設想,沿美國的墨西哥灣海岸有一系列極高的山脈,擋住了來自南方的、飽含水分的暖風,那麼,我們可以想象出西伯利亞環境的一些缺點。由此引起的寒冷和乾旱正是前往西伯利亞的移民所不得不面臨的。相反,如果他們當初發現一個可與大西洋沿岸或美國中西部各州的氣候相媲美的氣候,那麼,西伯利亞無疑本會從俄國,甚至可能從更西面的國家,吸引來為數多得多的移民。事實是,西伯利亞的氣候條件更類似於加拿大的氣候條件。到1914年,這兩個地區的人口大致相同——加拿大800萬人、西伯利亞900萬人,並不是偶然的,而美國,面積小於加拿大或西伯利亞,其人口至1914年卻已增長到1億。

六、征服烏克蘭

我們前面已提到,16世紀中葉,伊凡雷帝征服喀山和阿斯特拉罕,但還留下兩個獨立的汗國——南面的克里米亞韃靼人的汗國和烏拉爾山脈另一邊的古楚的韃靼人的汗國。後者在短短几年中為葉爾馬克及其後繼者所征服。但是,克里米亞的韃靼人一直堅持到18世紀末。他們得以倖存的一個原因是,他們享有奧斯曼帝國的強有力的支援。克里米亞汗國國都巴赫奇薩賴城中的可汗承認君士坦丁堡的奧斯曼蘇丹的宗主權,並在戰時向後者提供騎兵部隊。作為回報,蘇丹每當可汗受到基督教異教徒的威脅時,便給可汗以援助。此外,可汗通常能在對烏克蘭大草原提出相沖突的要求的各種異教徒——俄羅斯人、波蘭人和哥薩克人之間挑撥離間。

最後,可汗還因其領土的不易接近而得到巨大幫助。守衛克里米亞半島的入口的彼列科普地峽離莫斯科的直接距離是700哩,但騎馬行走的實際哩數卻多得多。最後300哩要穿過一種特別乾旱的草原區;在那裡,侵略軍極難找到水和糧食。因而,俄羅斯人直到他們的拓居界線已大大地向南推進、為他們提供了一塊幫助打過草原去的根據地時,才能對克里米亞的韃靼人開展重大的軍事行動。即使那時,彼得大帝在1687和1689年的對韃靼人和土耳其人的戰爭中,仍不能成功地解決供應問題。

以上種種因素說明了為什麼克里米亞汗國能倖存到18世紀後期葉卡捷琳娜大帝在位時。從伊凡雷帝到葉卡捷琳娜大帝的250年,是黑海以北烏克蘭草原上發生殺戮和混亂的年代。烏克蘭是一塊荒蕪的無主地區;俄羅斯人、波蘭人、哥薩克人和韃靼人在那裡打打停停地交戰,並不時地改變彼此間的種種聯合。韃靼人的頻繁的襲擊特別具有破壞性,它們實際上是獵取奴隸的遠征。韃靼人〃象騎在靈玃身上的猴子那樣〃伏身在馬背上,沿著三條主要的小道行進,深深地侵入莫斯科中心地,去搜尋強壯的男人、婦女和孩子。研究俄國曆史的英國權威人士伯納德·佩爾斯爵士生動地描寫了這種由韃靼人帶來的災難的性質:

每年,韃靼人湧出他們在克里米亞的要塞,穿過四哩寬的彼列科普地峽,去襲擊和劫掠俄國。他們有3萬名精選出來的騎兵,他們的步兵因得到來自東面另一由韃靼人聚居的整個地區的增援,多達12萬人,有對增達20萬人。…韃靼人在作戰期間,靠馬奶和乾麵包過活。他們的馬背上備有筐,用來裝綁架來的俄羅斯小孩,特別是女孩。他們隨身攜帶長皮條,用來拖拉俄羅斯男俘虜跟他們一起行進。他們在卡法的市場上向小亞細亞各地區、非洲甚至歐洲的某些地區出賣這些人。這些奴隸有好幾十萬。約翰(令人畏懼者)統治時期,韃靼人在對莫斯科的一次襲擊中,帶走了13萬名俘虜。有位猶太商人坐在彼列科普地峽的入口,看到有這麼多的人經過,不禁問道:留在俄國的人是否更多?

1571年,韃靼人燒燬了莫斯科本身。但是,1591年以後,他們再也沒有成功地渡過莫斯科前面的奧卡河,而且漸漸地,他們遠遠侵入北方的次數愈來愈少。不過,數百人一夥的小隊人馬還是繼續騷擾俄羅斯農民,他們悄悄溜入他們看出有良機的地方,然後帶著劫來的人迅速地撤走。

終於,葉卡捷琳娜大帝能從俄國邊上除去韃靼人這根刺。她所以能在其如此多的前任失敗過的地方取得成功,是因為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