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3 / 4)

小說:全球通史 作者:敏兒不覺

貿易站,而且,他透過各種來源知道了東非沿海諸阿拉伯城市。他曾停靠其中一座港市米利恩迪,在那裡結識了著名的阿拉伯領港員艾哈邁德·伊本·馬德吉德,後者指導地渡過了印度洋。由於這次航海的後果,伊本·馬德吉德對自己所做的悔恨莫及;他死後名聲很壞,至今仍受到他同一教派的人的咒罵。

達·伽馬在卡利庫特未受到熱烈歡迎。居住那裡的阿拉伯商人自然會因他們傳統的壟斷受到威脅而驚恐,盡力阻撓這些歐洲闖入者。此外,葡萄牙的貿易貨物多半為零碎小物件和羊毛織物,不適合印度市場。事實上,葡萄牙人完全低估了印度文明的水平和高階程度。奇Qisuu書網這從達·伽馬奉獻給卡利庫特統治者的禮物的品種——羊毛織物、帽子、成串的珊瑚珠子、臉盆以及罐裝的油和蜂蜜——上可清楚地看出來;這類禮物肯定不會給人以好印象。因此,達·伽馬與卡利庫特通商之所以有困難,不僅因為當他阿拉伯商人的敵視,更重要的是,還因為葡萄牙(和整個歐洲)當時生產不出什麼能使東方諸民族感興趣的東西。歐洲製造品通常比東方產品質量差、價格高。達·伽馬的一位同伴說:〃我們沒能……使這些貨物按我們希望的價格出售……因為在葡萄牙能賣得300里爾的一件很漂亮的襯衫,在這裡僅值……30里爾,而30里爾在這國家是一筆鉅款。〃

達·伽馬費了很大努力收集了一船胡椒和肉桂,離港回國,於1499年9月到家。這船貨的價值相當於整個遠征隊的費用的60倍。令人眼花緣亂的視野展現在滿心歡喜的葡萄牙人面前,曼努埃爾國王接受了〃衣索比亞、阿拉伯半島、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航海和貿易之主〃的稱號。對這些稱號的接受是相當認真的。葡萄牙人決心壟斷沿新航路的貿易,不僅將其他歐洲人排除在外,也把數百年來一直在印度洋上經商的阿拉伯人和其他東方民族排除出去。為了堅持這些要求,葡萄牙人採取了無情的恐怖主義,尤其是在遇上他們所憎恨的穆斯林時。達·伽馬曾在後來的一次航行中發現幾條從麥加返航的無武裝船隻。他捕獲了這些船隻,並且,用他的一個葡萄牙同伴的話來說:〃在搬空船上的貨物之後,禁止一切人將船上的任何摩爾人帶出來,然後下令把船燒了。〃還有一個同時代的葡萄牙人宣稱:

誠然,對所有在海上航行的人來說,確存在著一種共同的權利;在歐洲,我們還承認其他人有反對我們的權利,但是,這一權利不得超出歐洲範圍,因此,葡萄牙人作為海洋的主人,沒收任何未經許可使航行於海上的人的貨物,是完全有道理的。

經過數千年的地區隔絕之後,使歐亞大陸的兩種文化首次面對面的這一劃時代的會合的性質就是如此。歐洲人是好鬥的侵入者。他們奪取並保持著主動權,直到漸漸地但不可抗拒地上升為世界各地的主人。這種對世界的前所未有的統治,乍看起來是難於理解的。為什麼只有大約2O0萬人口的葡萄牙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高度文明的、擁有大得多的人力物力資源的亞洲諸國家呢?

一個原因是葡萄牙人運氣極好,能利用不久就開始從美洲大陸源源而來的巨大的金銀供給。大批大批的金銀來自阿茲特克帝國和印加帝國的金庫,也來自墨西哥和秘魯的銀礦;它們來得恰是時候,使葡萄牙有足夠資金與東方通商。如果沒有這筆天佑的橫財,葡萄牙人本會受到非常嚴重的限制,因為他們既沒有自然資源,也沒有令東方諸民族感興趣的製成品。正如達·伽馬所發現的,葡萄牙製造的襯衫的價格等於印度襯衫價格的10倍這一事實表明,葡萄牙人原本很難找到可用以交換他們所需要的香料的東西。這種東西由美洲的銀礦提供了。東方總是渴望接受金銀。達·伽馬離開印度時,卡利庫特國王讓他轉交一封給葡萄牙國王的短簡,內容是,〃貴王朝的瓦斯科·達·伽馬先生來我國,我很高興。我國盛產肉桂、丁香、生薑、胡椒和寶石。我請求您用來交換這些東西的是黃金、白銀、珊瑚和鮮紅的布。〃美洲提供了國王所需求的金銀,從而使繞好望角航路的貿易得以充分發展。因此,有人評論說:〃哥倫布的航海是對達·伽馬的航海的必不可少的補充。〃

葡萄牙人取得成功的另一原因在於印度次大陸的不統一。葡萄牙人到場時,印度北部被新來的莫臥兒侵略者控制著,他們感興趣的是征服而不是貿易;印度南部,尤其是馬拉巴爾海岸,則在印度教的一些小封建主的控制之下,他們彼此不和。相形之下,葡萄牙人及其歐洲後繼者有著單一的、持續不變的目的,這種目的綽綽有餘地抵消了他們資源方面的低劣狀況。歐洲人顯然是不團結的;他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