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希佩爾和福爾班所帶領的科考勘探艦隊,所進行的細緻調查。
中央星系周圍,一共存在八條超空間航道。
其中有三條,是直接從中央星系延伸出去的。
而剩下五條,是那三個星系再往後發散出的‘二級道路’。
換句話來說...
在中央星系所在的‘rota星雲’裡,有五個星系,可以經過至多兩次超空間跳躍,就抵達肅正協約帝國的大本營。
“毫無疑問,這五個星系,將成為帝國接下來的防務重點。”
“無論是這五個二環星系裡,還是那三個一環星系裡,星球數量、以及星球礦物儲量,都相對樂觀”
希佩爾說道,“雖然,這裡面的確存在,少部分具備高危地質形態的星球,可它們的開發價值,不會因此大打折扣。
無論是出於經濟角度,還是國防角度,我都十分建議對它們提高重視。
帝國應該儘快立刻開始,籌備進一步的開發計劃。”
蘇文點了點頭:“當然,這正是我們眼下需要討論的事務...
對了,就這麼多了嗎?”
“就這麼多了,指揮官。
完整的勘探資料,只有關於這八個內環星系的。
再往下...我們只稍微探查了幾條通往三環星系的航道,確認了它們的安全性。
但並沒有太多功夫,去仔細勘探三環星系內部的具體情況。”
希佩爾一手托腮,另一手輕捻著自己如同金絲一般的發稍。
第一輪的對外探索行動,以‘拿到所有二環星系的完整勘探資料’,告一段落。
她和福爾班,都沒有繼續往下走。
因為再往下,航道終點星系的數量,就突破兩位數了。
憑她們僅僅兩支艦隊,掃不過來。
很正常。
這種擴散式的延伸,肯定是會越來越膨脹的,
到最後,遲早是密密麻麻,不盡其數、彷彿蛛網一般複雜的航道網路。
任務目標呈現出近似於指數級的增長,不增派人手的情況下,她們忙不過來。
更何況...
超空間跳躍同樣需要消耗不少的燃料。
在沿航道進行跳躍的過程中。
艦隊需要在超空間之中航行一段時間。
...並且,還有可能遇到危險。
那種鬼地方里,
要麼就是風平浪靜;
沒有任何異動,安靜得就像航行在墳墓裡一樣。
詭異的寂靜,能把人都給逼瘋。
可若是出了事故,同樣能把人嚇死:
在這種物理定律都被扭曲的地方遇上麻煩,那是個頂個的都要人命。
...因此,希佩爾沒有繼續往下探索。
就在結束了五個二環星系的勘探工作之後,暫緩了繼續向外航行的腳步,
將訊息傳達給了母星首府,等待元首和內閣商討方案,並拿出進一步的指示。
..
八個內環星系。
三個一環,五個二環。
‘環’是多少,只用于衡量從中央星系出發、抵達目標地所需的超空間跳躍次數。
與它們在現實世界之中,與中央星系的天文學尺度距離,並無直接強關聯。
當然,二環星系也確實比一環星系遠一些就是了:
一環三個星系之中,最近的‘羅塔-II’離中央星系的距離在二十四點五光年。
最遠的‘羅塔-IV’在三十一光年;
而五個二環星系,普遍都在四五十光年左右。
最遠的一個,甚至達到了一百光年以外。
嚴重超出其他星系的平均值。
只能說...
這一點也很符合超空間的‘不可測’狀態。
那個地方,本來就是無法用常規距離衡量遠近的。
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也一點不讓人意外。
除了莫名其妙就跳到一百多光年以外的那個八號星系。
剩下七個內環星系,都在羅塔星雲之內。
這是一片形成於距今八十多億年前、不算古老、但也不怎麼年前的小型星雲。
內部只有這七個恆星系。
算是相當小的一箇中級天體系統。
由於年紀已經不小了,羅塔星雲的造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