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基本已經停止。
但這十幾個恆星...
——之所以數量超了,是因為其中有幾個星系是多星系統。甚至包括一個相對少見的、由三顆B型主序星所構成的三體系統。
但這十幾顆恆星,年紀又沒大到變成巨星、甚或是開始坍縮成高密度天體的地步。
因此,希佩爾等人帶領的科考隊,
並沒有在這幾個星系裡,發現某些危險的天體,以及往往伴隨著它們的、高危的宇宙現象。
沒有中子星,沒有黑洞,更沒有類星體。
如果從長遠角度來考慮...這其實不算是件好事。
畢竟某些特殊天體,與一些功能獨特的星系巨構,息息相關。
比如說中子星。
雖然這種生來自帶雙馬尾的高密度天體,會帶來可怕的射電脈衝,
像兩道粒子洪流一般、時刻沖刷著它所在星系的所有天體,
讓這座恆星系裡所有的行星磁場,都被摧毀,
以至於無法抵禦宇宙射線,成為完全無法誕生生命體的死寂行星。
但它本身,就是一座由無數零素材料——即簡併態中子材料——所構成的珍貴寶藏。
沒有中子星,想採集零素材料,就有些麻煩了。
任何文明自行修建的零素提取裝置,除非是發展到超級文明才能修建的‘次元提取機’那種級別的黑科技存在,否則其零素材料產量,都是比不上只有在中子星上才能修建的‘千兆零素鍛造廠’、‘零素熔爐’、以及‘尼德威·阿爾’的。
至於像白矮星、黑洞、脈衝星之類,也各自都有各自的特殊用處。
帝國中央星系的內環相鄰星系,不存在任何特殊天體。
這無疑就減少了一些未來的發展可能。
讓這些星系,沒法搞些‘物質解壓器’、‘彭羅斯球’之類的大工程。
當然,
長遠角度上,這是一種‘資源缺乏’現象。
可就這現象會給帝國帶來的近期利益而言,收益還是蠻不錯的:
——沒有特殊天體,固然少了特殊產出。
但沒有了它們會導致的危險宇宙現象,
也讓內環的七座星系,相對來說比較安全。
不存在脈衝星所導致的星系磁暴,
不存在中子星那橫掃一切的‘雙馬尾’,
也沒有黑洞附近有來無回的恐怖‘視界極限’。
這七座星系,危險程度與太陽系相差無幾。
都是可以安全開展星球殖民、恆星基地駐紮、佈置星際運輸網路等活動的。
其中有幾顆星球,甚至以人類的標準來說,都堪稱宜居。
無毒大氣,
淨水海洋,
還有能夠孕育植物的土壤。
氣候雖然炎熱,
但四五十度的地表溫度,靠生態穹頂完全頂得住。
相比水星金星那種變態,這才哪到哪。
“這其中,羅塔-2、羅塔-4、以及羅塔-7的礦業資源,是最為豐富的;”
在帝國所有內閣成員都列席的重要會議上,
希佩爾當著眾人的面,把一道道全息投影展現出來,
上面的內容,是各個內環星系裡所有天體的具體情況。
包括天體的基礎物理引數、星球特性、以及資源儲量。
“而羅塔-3和羅塔-5稍微特殊,這兩個星系裡存在生命星球。
儘管只是一顆最原始的海洋水星球、和兩顆叢林星球,
並且也沒有在其上,發現具備高度智慧的智慧生物。
但從它們擁有的生物圈的規模、與發展程度來看,這三顆星球存在大量有機類礦物儲藏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蘇文聽著她的訴說,微微頷首。
是這麼個道理。
具備生物圈的星球,才容易誕生有機礦物。
而有機礦物這東西...
說它充裕也是充裕,可說它缺那也真缺。
石油可不只是用來提煉汽油、拿來燒的而已。
這是重要的化工領域原材料,它一種原料就撐起現代工業的半壁江山。
致遠星上現在生產的絕大多數聚合物材料,都要消耗石油。
而且...
它本身,還是一種只有生命星球才能誕生的、不可再生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