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電子素’能源、以及‘正電子素’武器的上艦,已成必然。
值得討論的,也就是,具體要採用什麼型別的武器。
...現在連這個問題,也已經解決了。
那麼擺在眾人面前的,就只剩下一些細則,需要確定。
即使是限制在‘萬噸級以下’這個範圍內,也有很多可以考慮的艦種。
哪怕是繼續採用‘颶風’的設計、把‘高速驅逐艦’給劃掉,
這也才兩種,怎麼著也得多一些吧?
“萬噸級以內,有辦法搞載機巡洋艦嗎?”
蘇文看向明石和夕張,
艦體工程學這方面,他還是得諮詢一下專業人士,
“不需要太高的搭載數量,只要能滿足起降需求、為艦隊提供一個航空平臺就行。”
雖然他天天說自己是鉅艦大炮主義者,
但實際上,作為一名博愛的工業黨人,
無論是火炮還是航母,蘇文都喜歡。
現代海軍的發展道路,已經向全人類文明揭示了‘航母機動作戰學說’的重要性。
現在到了星際時代...
即使炮艦這一條線重新支稜起來了,也並不意味著蘇文就能開時代的倒車、爬炮艦線不爬航母線。
之前玩狼群海的時候,那確實是沒條件。
畢竟一幫千把兩千噸的小船,還想裝什麼艦載機,未免有點太聳人聽聞了。
但後來開始上馬幾萬噸的主力艦的時候,他也是立刻把‘光輝’級和‘軍團’級給確定下去了的。
現在...太陽系內,將會有一個新的、專注於‘相對輕型的各類艦種’的造船基地。
這裡建造的戰艦型別,毫無疑問和帝國本土是不太一樣的。
噸位上的限制,讓他們沒法像主力艦一樣包打一切。
蘇文就琢磨著...是不是能多做些文章,強調一下不同的功能性?
萬噸級,小是小了點,頂破天算噸位比較輕的重巡。
但若是不考慮炮戰、撤掉大口徑主炮,
除護盾與裝甲外,只配備點防系統、或是一兩門小口徑的艦炮來護身。
以此為前提,塞進去一個機庫、再塞一張飛行甲板...應該是沒問題的吧?
“載機巡洋艦...”
“理論上來說,是可以實現的。”
明石有些懵逼,但還是盡職盡責地解答道。
不就是規模更小的護航空母唄?
航母的功能性畢竟擺在那裡。
但凡是強調載機作戰的,無論是什麼規格的艦體也好,內部結構基本上都是大差不差的。
除非非要往差了做、非要瞎雞巴改結構,以至於降低戰機起降效率,
否則的話,無論什麼噸位,基本上都是一個‘專門為機庫和飛行甲板服務’的薄皮大餡餃子。
“也沒必要說什麼載機巡洋艦了,直接按輕型護航航母的標準來設計就行,”
緊接著她補充道,
“指揮官的想法,是有一定普遍性的。
據我們所知,斐族文明就有這種幾千噸、不到一萬噸級的輕型護航空母,
並且,還非常好用,在它們的軍隊裡大為普及。”
“那個,那個不一樣,”
蘇文知道她說的是什麼,
斐族輕型護航空母的技術資料,他也是看過的,
只能說設計思路相似,但對他的需求而言,沒什麼參考價值,
“人家可是永恒大爹,跟咱們這種小門小派的不一樣,
那可是裝了‘空間壓縮機庫’的,特麼不到一萬噸的小船,載機數量都快趕上五萬噸的正規空母了...
...除了他們那幫不把尖端裝置當錢看的狗大戶,我想不出來還有什麼文明能闊到把那玩意兒當大路貨一樣敞開了用...”
不說還好,提起這個,蘇文又不由得有些鬱悶。
稍有些軍事常識的人,都會清楚,航母的戰鬥力,很大程度上由它的載機數量所決定。
如果把一艘航空母艦比作一個人,那麼他搭載的戰機,就是他的拳頭。
雙拳難敵四手的道理,懂的都懂。
如果把蘇文設想中的萬噸級輕型護航空母,當成‘雙拳’。
那麼,斐族那種配備‘空間壓縮機庫’的同型別產品...
不說是千手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