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反物質上艦’怎麼樣?
這問題問得也忒沒有技術含量...
心智人形們當然是舉雙手贊同啦!
比現役‘量產艦裝’,高出一個大級別的武器科技,誰不喜歡呢?
現如今,不提心智魔方體系的情況下,
列裝量產艦的常規艦裝之中,武器、防禦、航電這些方面,的確提升了一些。
...甚至可以說不止一些,是提升了很多很多。
尤其是裝甲。
裝甲都奔著T6去了,離譜得一筆。
武器方面,由於海量硬光不限量敞開了用,也提升巨大。
唯獨能源這個東西,一直以來都是很尷尬。
——絕大部分量產艦,無論軍用民用,都還在用T3的冷核聚變堆。
...這的確很尷尬。
考慮到能源系統在艦船中的作用,說一句‘腦體倒掛’都算貼切了。
但沒辦法。
能源不比武器和防禦,這個系統是不適合搞‘拿來主義’的。
蘇文可以因為生命方舟和以太巨龍的收穫,隨隨便便給量產艦拍上硬光動能炮和奈米格柵耐鋼裝甲,
但卻不可能繼續一拍腦袋,把冷核聚變堆改成硬光反應堆...
一來技術沒吃透。
後者是T6級別的能源技術,
跟暗物質反應堆、暗能量反應堆、心智魔方能反應堆,都是一個級別的,
帝國在這方面沒有任何的技術基礎,貿然上馬...基本就是等著出技術事故。
二來,基於上面的原因,可靠度太低的能源系統,也通不過安全審查。
能源這種東西,並不是說越牛逼越好。
任何種類的能源,都是具備一定程度上的危險性的。
哪怕是前星際時代,一樣如此。
核聚變是人造太陽,電動車難道就沒有起火事故了?
內燃機最早被髮明出來的時候,還有人形容過‘這是在強行控制一顆四衝程的迴圈炸彈’,蒸汽動力就更不用說了。
一切的能源系統,都應該以‘可靠性’為最優先考慮的效能。
跳級開發是非常不可取的,‘能源’這條科技線,就該一步一步往上慢慢爬。
在沒搞定T4的反物質能源之前,蘇文一點也沒有跳躍式發展、嘗試直接開搞T6的硬光能源的想法。
搞不了一點。
按部就班是最穩妥的。
‘穩妥’這個特質,在科技發展上,本身就意味著高收益。
不犯錯,相對於天天犯錯所造成的損失,就是產生了正收益。
“‘正電子素反應堆’,理論上來說,也是T4級別的能源科技吧?”
蘇文看向長桌右手邊的聖路易斯。
“以我們的標準來說,是T4,相較於星域平均水平的話,T4、T5都可以的。”
在嚴肅場合的時候,即使車王如聖路易斯,也是一臉的端莊,
那副柔和而不失穩重的笑意,明顯是在模仿某位初始心智人形,
根本讓人想象不到這貨騎在蘇文身上,腰都要扭斷的樣子。
“嚴謹一點好,沒必要搞得太浮誇,”
蘇文擺了擺手,
“T4就T4,咱們這邊又不講究這個。”
“關鍵是,應用上去的技術,一定要足夠可靠。”
“且不說要是造得太糙、戰鬥中被輕易搞爆炸得有多容易形成友軍之圍,
光是那損失的正電子素,就夠肉疼的了。
咱們現在只有一座反粒子囚籠,產量再高也是有限的,必須把好鋼都用到刀刃上。”
人是真的很善變。
前兩天視察‘反粒子囚籠’的時候,還覺得就那不到兩天、能收集好幾十千克的正電子,產量真是牛逼得不得了呢;
現在蘇文就開始嫌少了。
...沒辦法。
‘新巨構落成’、‘新資源產出’的興奮勁兒一過,
他的思維,自然又回到了最現實的柴米油鹽上了。
“之所以建議你們考慮一下把正電子素運用到巡洋艦上,也是因為處於這方面的考慮,”
蘇文皺著眉頭說道,
“主力艦的話,採用正電子素能源,當然是不錯的選擇,
把能源科技升級換代,總歸是沒有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