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怎麼說呢。
小事開大會,大事開小會。
不管有事沒事,有空總得開會。
很多時候,
繁瑣無味的冗長會議,的確已經成為了令人反胃的形式主義糟粕。
但那是在行政機構內部人浮於事、彼此之間只想爭權奪利的前提下,才會出現的症狀。
換句話來說,基本上也是感情豐富、壽命有限的血肉生物才會有的毛病。
蘇文上輩子被領導卡著下班點抓去開會的時候,的確是生無可戀。
但現在組起了自己的內閣班子之後,他反倒很喜歡開會了。
蘇文承認自己能力有限,目前還有很多沒掌握的技能、不瞭解的知識。
但這都不是問題啊。
他那麼大一個後宮呢。
隨便挑幾個出來,就是妥妥的六邊形戰士。
把事情拿出來給她們討論,用不了三言兩語,賢內助們就能給他幫他修修改改、從他的思路出發,搞出可行性極高的優秀方案來。
今次這場內閣閉門會,主題就是為了應付火礁星域那邊的亂象。
也非常成功的,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拿出了全套的解決方案。
不光確定了‘暫時觀望、厲兵秣馬、不著急主動出擊’的方針。
為這套方案所服務的又一個造艦計劃,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這份新的造艦計劃,是為了應付火礁星域的變動所提出的,因此屬於‘應急響應’型別。
不會被國防部列入季度、年度的總方案之中,更不會常態化。
主要確定的,是三款噸位估計都在五千到一萬噸範圍內的,艦種歸到‘巡洋艦’級別之內的量產艦船。
除了蘇文提出的‘重雷擊巡洋艦’、以及‘輕型護航空母’。
第三款新式量產艦設計方案,是‘綜合型區域防空艦’。
...實際上就是宙斯盾。
從最開始的‘三T系統’,到後來的‘提豐’,再到‘宙斯盾’。
都是一個套路。
除了老米以外的其他國家,實際上也是照抄這個套路。
現代海軍建設麼,唯一能讓其他國家摸著石頭過河的,除了路走窄了的牛牛,那也就只有賊鷹了。
不奇怪。
即使到了星際時代,區域防空,依然是非常重要的需求。
以己度人、換位思考,
既然蘇文能夠想得到,要用鋪天蓋地的艦載機和導彈淹沒敵人。
說不定哪一天,自己也會遇上同樣玩導彈海和飛機海的敵人呢?
...甚至都用不著‘說不定’。
就按星域裡的普遍現象而言,
玩航母的文明,搞‘航母機動作戰學說’不配上‘優勢火力飽和打擊學說’,
那幾乎就跟吃牛肉麵不就蒜一樣不可思議。
都玩機動作戰了,不多多地暴兵、狠狠地覆蓋,難道就出那麼幾十架艦載機給人當火雞打著玩兒嗎?
換位思考,換位思考。
蘇文一想到,自己的這套東西、若是被用到自己身上的時候...
...那也是覺得會非常頭疼的。
說的也是。
飽和打擊誰不頭疼啊?
這現實世界裡,又沒有什麼‘一鍵清屏’的超大範圍AOE武器...
呃,理論上來說的確有。
蘇文手中的系統,也就是遠古肅正文明的科技樹裡,
如果在‘粒子物理’、‘能量武器’、‘力場操控’、‘維度理論’...等等幾個科技領域,爬線爬到T8、甚至T9級別,
其實有的是類似的東西。
都是軍事領域的終極技術。
它們的殺傷力、覆蓋範圍,都是足以滿足上述需求的。
...什麼‘二向箔’之類的玩意兒,只能說是這些終極技術之中、平平無奇的一份子而已。
想瞬息之間毀滅整個物質宇宙,光憑一種T10科技的確做不到。
但若僅僅是一次攻擊就毀滅一座恆星系、一片星區、一座星域、乃至一整個河系的...
...倒也未必不可能。
對於那些科技樹盡頭的究極科技,蘇文早已有過深刻印象。
他絲毫不懷疑那些大殺器的能力。
但他也很清楚,自己是指望不上那些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