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會說,‘歷史是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發展的’。
實際上這個比喻還不夠貼切。
準確的說,歷史就像是鋸木頭。
有時向前,有時向後。
但總體而言,都是在往深處發展。
向前也好,向後也罷,都是會有犯錯誤、搞砸事情的情況出現的。
世界上沒有一個能夠真正意義上保持永遠英明、永遠正確的決策者。
就如同世界上,不可能有一個真的能前知一切、後知一切、真正通曉萬物的科學家。
相比追求‘永遠正確’。
絕大多數聰明的領導班子,都會把眼光放得低一些、事情做得務實一些。
不如去追求‘永遠有備用選擇、有補救手段’。
只要做事的時候謹慎一些,時刻保持警惕、並且‘未慮勝、先慮敗’。
那麼即使出了岔子,也不要緊,想辦法去補救就是了。
...這一次‘婆羅洲攻略’的翻車,很大程度上也是想要的太多,以至於超出了能力範圍之外。
沒兜住局面、這才出了問題。
懷柔派的意見,不能代表全體政治局成員的意見。
但他們既然在大會上提出來了,就很自然地引發了後續的想法。
一百多萬的勞動力,這真的是很讓決策層惦記的數量。
現在可不比大災變前了。
即使是大災變前,勞動力問題,一向都非常嚴重。
到了末日之後,自然更不必說。
一百多萬人,在先前,充其量就是個十八線城市的一半人口。
這個數量,在全世界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足以成為能夠令當局萬分重視的群體。
也就是華國這樣的人口大國,才會變得氾濫。
區區七位數。
隨便一個市局甚至縣局底下,那都是輕鬆超過七位數。
但如今,經歷了四年災難人口銳減的全過程之後,即使最高層,也不得不表示重視了。
末世裡的人命,真的不好說是貴是賤。
要是在除了華國實際控制區以外的任何一個地方。
一條人命,有些時候真的是賤到頂多值一個午餐肉罐頭、兩包半的泡麵。
一口飽飯,就能讓人賣命。
一份藥品,也能輕易買命。
資源的匱乏,讓本來就已經失去了秩序的廢土上,越發變得混亂瘋狂。
——何必關心人命呢?尤其是別人的命?
——在資源有限、幾乎不可能恢復生產能力的廢土上,這可都是自己的敵人、自己的生存競爭對手啊!
末世廢土之上的瘋狂,是和平社會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一切卑劣的手段都能夠被使出來,只為終結哪怕一個與自己全然無關、對自己完全無害的陌生人的性命。
在月面哨站默默地觀測著藍星的時候,每天都可以輕易看到無數次這樣的慘劇。
不少人真的是像面對獵人的野獸一樣、被自己曾經的同類以五花八門的、匪夷所思的手段殘忍獵殺。
但是...
那是在高牆之外,在真正的廢土上。
在已經初步恢復災前氣象的華國,反倒又反過來了。
即使是剛剛光復的軍管控制區裡,也都重新建立起了讓災難倖存者們淚流滿面的井然秩序。
走在路上,不用擔心突然從暗地裡飛出來一支冷箭;
更不用擔心,會莫名其妙地被人用長矛刺倒、拖去分屍分食。
在這混亂無序的廢土上,突然步入一片文明社會,真的是會讓人有種嚎啕大哭的衝動。
哪怕是雙方的追求和目標,都是截然不同的。
在廢土上,倖存者們之間只有瘋狂的殺戮,頂多還有些各懷鬼胎、貌合神離的‘合作’。
但在收復失地運動之中重新光復的華國領土裡,每一個人都像上緊了的發條一樣,在為未來和希望而不停努力。
其他倖存者們彼此揮刀的時候,他們在向魔獸揮刀。
其他倖存者們爭奪地盤、以殺戮和酷刑來建立血腥統治的時候,
華國的人民們,在一寸寸從魔物手中奪回的領土上、揮灑汗水,重新修築起攜帶著人類文明榮光的城市與鄉村。
...但是。
這樣美好的前景,並不是憑空就能產生的。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