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星系巨構,恆星粒子加速器(1 / 3)

花光了斐族老鄉的遺產,組裝出了這顆心智魔方。

再往後...

蘇文就沒有現成的人工智慧核心可用,必須得自己生產了。

【伽馬核心還好說,

以我們當前的資訊科技和半導體技術,可以直接組裝,石墨烯產量完全跟得上。

貝塔核心的話...我們就需要產能更強的大型速子捕集器了。】

不同等級人工智慧核心之間的差距,比人與狗之間的差距還要大。

這樣的效能差距,每一分每一毫,

背後其實都是大量硬體、程式、演算法上的升級換代。

伽馬核心,還在常規的半導體領域之中,

雖然製程更高階、但材料終究依然是單晶矽和碳奈米材料;

哪怕工序繁瑣、工藝精度要求極高、產量相對低...

最起碼材料能夠敞開了供應,工本費高不到哪裡去。

到貝塔核心就不行了。

這東西用的壓根就不是傳統的矽晶圓晶片。

它的核心是速子計算機。

T4級別的科技產物,藍星上的工業裝置已經完全無法生產了。

光是捕集太空環境下的遊離速子,就需要專門的【零重力速子捕集篩網】。

這玩意兒不是行星巨構,儘管它的體積和地核鑽井這樣的II級行星巨構也相差無幾。

看它的名字也知道,這是專門修建在太空零重力環境下的高精度裝置。

光是這麼一臺次級巨構,就要花費不小的功夫...

念及至此。

蘇文眉頭一皺,又慢慢舒緩了下來。

好在太空電梯二階段正在施工,與它相對接的致遠星星港也在施工。

能源、材料都可以敞開了供應的情況下,

這種不含尖端技術的工程,工作量再大,也慢不到哪裡去。

要知道...

蘇文為了這個大工程,可是調集了全國上下、超過二十萬各類工程機械。

話說現在的智械軍團,工程單位的數量都比戰鬥單位多出無數倍了。

若非有這些秦秦肯肯、任勞任怨的無人機械,也不可能具備星球級別的施工能力。

預計一週時間,致遠星星港、或者說致遠星空間站,就能完工。

而太空電梯的二階段,也就是穿過大氣層、直達外層空間的主體結構,

大致也是同步完工。

雖然這個‘梯身’結構,單論體積,比‘基座’要大好幾倍。

可它沒有複雜的工序,就是一條條的雙向軌道而已。

總共十七條雙向軌道。

其中十六條平均直徑三十米,環狀排列。

最後也是最寬的一條,直徑超過一百米,居中佈置。

這是為了必要情況下、能夠直徑將大型裝置運輸到星港、在船塢裡進行組裝。

此外。

每隔五百公里,安置一截磁軌環帶。

在貨廂上行時提供彈射加速,在貨廂下行時進行磁吸減速,控制安全性。

軌道均為以超拉伸材料作為核心、以富勒烯六邊形格網作為包覆材料的複合結構。

耐高溫,耐拉扯,耐幾乎各種型別的應力。

從外層空間直接拋下,由飛船牽引,將之一路鋪設、直到連線在地面基座上。

這就是掌握星際空間自由航行能力的優勢了。

行星表面,畢竟是在重力井裡。

從下往上修,肯定不如從上往下修。

從星港基址往下鋪設軌道,也就是飛船牽著飛一陣的功夫。

倘若換了不具備這樣能力的文明,比如說藍星人類...

光是想想看這幾十萬噸的載荷,要花多少燃料才能送上同步軌道,都能把臉給嚇白了。

..

二階段梯身修建完畢之後,太空電梯也算基本完工了,

剩下的就是將軌道末端的出口站點,與致遠星港口進行對接。

星港,說白了就是超大型空間站。

商住一體,造船修船,全都行。

它與太空電梯對接之後,互相之間都能借助對方的質量來穩定自己的軌道。

經過特殊設計的星港空間站,最大的外環區段,可以進行繞軸轉動。

從而讓外環繞軸轉動產生的離心力,來平衡隨著行星自轉、而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