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反粒子囚籠’,武器化與儲存難點(1 / 3)

反物質一點也不神秘。

恰恰相反。

人類的恆星系內,它一直都存在。

只不過因為反物質會與它的正物質形態粒子湮滅的原因,太陽聚變產生的正電子,都會直接在內部就湮滅,也不會被外界的人類觀察到而已。

發現它,還好說。

可捕集它,對藍星文明來說,就已經不是能完成得了的工作了。

哪怕蘇文都得先修箇中型巨構才能實現。

而如何安全地、長期地,妥善存放反物質...

這就更不是能輕易完成的工作了。

毫無疑問,它的安全性,是最大的問題。

反粒子一旦遇到它的正形態粒子,就會在近距離內迅速接觸併發生湮滅。

那麼該如何清理範圍內所有型別的同類粒子,就成了一個緊要問題。

不清理乾淨,就無法安全儲存。

固然,它湮滅之後釋放純能,是有不小的危險性...

更何況,這也不光是危險不危險的問題。

——粒子都沒了,那還捕集個啥?儲存個啥?

毫不客氣地說。

海倫娜給他看的那個巨型結構,裡面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區段,實際上都是為了實現這個儲存功能才被設計出來的。

..

想讓反物質保持長期存在、不輕易湮滅。

最好的選擇,自然是控制它的行動。

以力場約束它在微觀領域的運動,讓它不要到處亂跑、以至於逃出容器。

其次,必須保證容器之內,不能有與它相同的粒子。

正電子會在與電子結合後湮滅;

反質子會在與質子結合後湮滅。

而反氫原子則最為危險,

因為它會與任何包含一顆以上質子、以及一顆以上電子的原子產生湮滅...

...林林總總。

不同種類的反粒子,都有不同種類的特性。

想約束它們,最好的方法就是靠力場。

而且得是引力場。

磁約束都不太靠譜。

畢竟你無法確定,會被雲室捕集到的,究竟是哪一種粒子...

太陽系內最大的反物質產出地,自然是太陽內部。

那裡有海量的正電子產出。

但想要深入漫長的恆星外層、到恆星內部進行採集...

不是說不能做。

有許多的巨構建築,是能夠實現類似效果的。

比如說舉星者,又比如說恆星熔爐。

但它們都是以蘇文目前的技術水平、工業能力,暫時無法完成的。

以目前的能力,想採集太陽內部的正電子,是不太實際的。

所以海倫娜才會選出了‘反粒子囚籠’。

它利用的,是另一種反物質產生途徑:

——宇宙射線。

基本粒子,屬於微觀領域。

它們的運動規律,符合的是量子物理的理論框架,而非傳統物理。

這些構成宏觀物質的微觀顆粒,用肉眼自然是不可能看到的,用電鏡都勉強夠嗆,對它們的觀測往往不是透過‘直接目擊’、而是需要透過‘觀測訊號’來確定它們是否存在。

其次,

這些以亞光速、光速、甚至超光速執行的微粒,它也不會老老實實地按照傳統物理的路徑來出現...

通常情況下,是不會有單獨的微觀粒子,莫名其妙出現的。

構成宏觀物質的基本粒子,也不會莫名其妙就突然分裂、裂解成滿地的微粒。

這些能被捕捉、觀測到的微觀粒子。

往往是會通常伴隨著某些天體、或是某些宇宙現象,以射線形式,跨越漫長的宇宙空間,橫穿星空。

看似幽暗深邃、不見五指的太空。

實際上非常熱鬧。

哪怕不提暗物質。

各種各樣超出人類肉眼可見波長之外的光線與輻射,同樣充斥著星空之中的每一處角落。

當人類能夠觀測到某顆上百億光年外的古老恆星所發出的光芒的時候...

它在上百億年前所逸散而出的宇宙輻射,也已經將某些粒子送到了人類身旁。

這麼多各式各樣的宇宙輻射之中,總有一些,是有可能會含有反物質粒子的。

浩瀚星空裡,兩顆正電子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