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恰好處於相對軌跡、發生互相碰撞的機率,不比它們並不發生碰撞的機率要大多少。
因此,在太空中建造設施,來收集它們,就成為了最合適不過的選擇。
當然,這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即使建立一個星球級別的龐大雲室,並將之安置在足夠空曠的宇宙空間裡。
還需要保證它具備一張有效的‘篩網’,能夠將所有穿過此處的宇宙射線,全都分門別類。
不需要的粒子,可以誘使其聚合或湮滅,
而需要的粒子,則能夠被單獨收集並轉移。
...說實話,這光是聽起來,就很像是難以完成的任務。
這可不是用篩網網魚。
基本粒子比一切能建造出來的宏觀物質結構都要更小無數倍。
想靠單純的物理結構來攔截它們,難度可不低。
這需要一些特定材料製成的‘封堵阻隔板’,並且還需要大量電力來為‘能量凝滯場’供能,再與力場控制器等多種結構的共同組合,才能搭建出這面‘篩網’。
這面‘篩網’,或者說它的準確名稱,‘反粒子云室’。
其技術含量,以及工程工作量,只怕不會比另一個核心部件‘真空引力約束艙’要簡單多少...
總的來說。
反物質技術的應用上,捕獲與收納,比能源應用和武器應用更難。
因此,受制於原材料的問題,
蘇文必然是隻能先搞定反物質的捕集與儲備設施,再發展到反物質能源,最後才能是反物質武器化。
這是自然條件制約下的無奈之舉。
..
“反粒子囚籠呀...”
蘇文隨口說了一句,負手而立。
站在主控臺前,神思不屬。
任務很繁重,讓他有些頭大。
這玩意,應該算最頂級的行星巨構了。
可以說一隻腳,已經踩在了行星巨構與星系巨構的分界線上。
它的體積,與一顆行星相差無幾。
雖說相較不少冰類巨行星、氣態巨行星,
這反粒子囚籠,只是尋常小體積緻密核心荒蕪星球的標準大小。
可是考慮到,需要為它安排一條合適的繞日軌道,並且清空周圍幾環軌道里、所有的質量天體...
它的工程量,絕對是比‘軌道理想城’、‘環星穹頂’大多了,甚至可與‘世界樹之蘭複合體’之類、專門為氣態巨行星而準備的大型行星巨構相比。
不過若是考慮到它需要的加工精度,工作量甚至都還算其次了。
畢竟...
反物質,終究是具備極高危險性的。
雖然說。
一對反物質粒子的互相湮滅,並不會造成什麼大礙。
類似於某些科幻作品裡對反物質湮滅威力的描述,‘動輒炸掉小半個地球’這樣誇張的修辭,那是建立在‘數十公斤、甚至數百公斤’這種,對反物質而言,同樣誇張的量級上的。
幾十上百斤,聽起來不多。
可也不想想,就那些質量頂多不超過普朗克常數級別的基本粒子,能夠以‘公斤’這種專為宏觀物質設計的質量單位來描述,那丰度得有多誇張?
反正不上京、兆、太之類誇張的天文數字單位,是根本描述不了的。
說實話,假如蘇文的反粒子囚籠落成之後,
反物質日產量,不,哪怕是周產量。
能夠達到幾十公斤的地步。
他都要笑出聲了。
有這麼多反物質,別說供應能源反應堆。
蘇文都有信心用它研發的武器技術,來把自己的艦隊全面完成武器化。
幾十公斤的正電子,與同樣單位的電子產生湮滅。
其釋放而出的純能,就足夠毀掉一片歐亞大陸級別的地殼版塊。
多的也不說了。
往導彈戰鬥部裡裝個十幾二十克的。
這麼一發導彈打過去...
哪怕命中的是敵方艦船的能量護盾。
它就算是艘戰列艦,基本上也得立刻就寄了。
運氣好算重傷大破,
爆炸之後,能有那麼十幾二十個船員來得及搭救生艙逃命。
運氣不好...
自然是一塊化作宇宙裡的殘渣了。
這可是T4級別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