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輪的行政機構體制改良,涵蓋三大部。
工業生產部自然也在其中。
和國防部一樣,她們也進行了職權細分,建立起了一系列下屬機構。
並且這下屬機構,數量還挺多:
包含能源部、礦業部、生產部、交通部,以及國防工業部。
後者就是蘇文設想中、取代‘軍工企業’的一環。
軍事工業,也的確適合單獨剝離出來,另起爐灶。
在他看來。
將軍工領域,與常規工業領域、甚至是民生經濟領域的事務,一塊糾纏在一起,
是非常不利於文明的健康發展的。
帝國一直這樣發展下去,尤其是現在還要進一步擴充套件領土,
遲早會和其他文明碰上。
這種情況下...對外貿易、對外交流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沒辦法。
總不能真就‘鐵心滅絕者’、看見一個滅一個吧?
藍星這樣的前星際文明,他都好端端搞著貿易呢。
若是遇到正經的星際文明。
但凡是不存在主動威脅的,蘇文也樂意先從貿易開始搞起。
他向來不認為,對敵人斬盡殺絕是個好法子:
無論是什麼生物,只要活著,就能產生價值。
簡單粗暴地一口氣將人殺死,固然可以收穫對方的資源和地盤。
但不管怎麼說,都是利用率最低的手段。
——星海資源有限,要可持續發展嘛!
在太陽系時殺得人頭滾滾,那是因為涉及‘完美智慧生命量產法’。
這種生死攸關的事情上,安全性的優先順序,壓倒一切‘經濟利益’。
或者也可以說,
‘保證安全性’所帶來的利益,遠大於其他一切利益。
蘇文這才毫不猶豫地,舉起屠刀。
一口氣滅掉數萬異族。
但饒是如此。
在徹底控制事態,能夠完全確認‘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可能逃出自己掌控’之後。
他依然饒過了一小批外星聯軍的狗命。
透過‘以蓄養這些傢伙來為華國提供憂患意識’的方式,重新開始回到‘不以‘消滅肉體’為手段、實現利益最大化’的操作流程裡來。
...秉承著這樣的實用主義,蘇文是很樂意對外貿易的。
這也就是如今人手不夠,不好進一步建立新機構。
要不然。
像商貿部、金融部之類的經濟機構,他也是早晚要把盤子鋪開的。
可哪怕沒開始成立專業的經濟管理機構。
先從‘將國防軍工相關的敏感專案,從工業部門總門類之中單獨剝離出來’開始,將民用和軍用徹底分離,強化管理。
卻也是宜早不宜晚,非常適合現在開展。
..
不得不說。
這一波對工業部的調整的確很大。
再算上以前就已經存在的、相對獨立的‘先進專案研發局’。
工業部目前,已經成為了帝國細分門類最多的一個管理機構。
考慮到,
現如今心智人形數量,還是太少。
因此,
各細分部門,基本由原先領導進行兼職。
比如說明石兼著礦業部,而光輝則兼了生產部。
新入職的夕張,則接過了原先由明石負責的先進專案研發局。
並同時擔任國防工業部的負責人,統一協調兩個互為前後端的相鄰部門。
再加上貝法的能源部、天狼星的交通部。
可以說基本實現了一個蘿蔔一個坑。
...雖然這其中,其實還有不少兼職情況。
但比起以前,光是明石自己就同時頂了三頂帽子的情況,還是好了許多。
後者依然主導工程學部,減少了在工業部的職責。
轉而由在工程學部中扮演著類似於‘次輔’角色的夕張,擔任更多的工業部職責。
這也算某種意義上的動態平衡了。
不過嘛...
身兼多職對心智人形們來說是小事一樁,但終究不能長久。
畢竟造艦計劃落實後,國防部的勞動力已經拉滿。
哪怕增派了三名新的四級人形,也只能說‘進一步滿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