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沒到人手富餘的地步。
再往後。
下一步的大動作,又得輪到工業部了,
——她們的任務負擔,必然會隨著下一批殖民星系被納入版圖、而大量增加。
要不是考慮到造艦計劃那邊同樣有大量管理效率缺口,急需長期督辦,抽不開人手。
蘇文都有心將吾妻等人調到工業部來跨領域兼職了。
沒辦法,遠水解不了近渴嘛。
因此,為了協調人事。
不僅新入列的人形之中,一口氣抽調了三人。
下一批的人形,也被工業部預先鎖定好幾個名額。
準備等不定之光再完成一次運轉週期,就立刻將新的人力資源分配過去。
以填充越來越龐大的管理效率缺口。
..
這一批人形才剛入列,離下一批子實體誕生還遠著呢。
蘇文在簽發元首令之後起草的這份規劃,只怕還要好一段時間、等到新人到了,才能部署下去。
‘倒也剛好,趁現在慢慢完善一下...’
他這麼惦記著,十指運鍵如飛。
幾乎找回了一絲上輩子當社畜時,面對填不完的表、交不完的報告的那種無奈感...
不過。
規劃草案還沒寫完,外頭就來了新訊息。
“指揮官,工業生產部的緊急報告。”
光輝冷不丁出現在他身後,與此同時一份文件直接在他的螢幕上開啟。
剛剛還彷彿鍵仙附體的蘇文,看了一眼之後,立刻滿臉愕然。
——希佩爾率領的英仙座第一探索艦隊報告:
在從一座距中央星系東南方向一百七十光年左右的六環星系、前往更前方兩百一十光年位置的一座七環星系途中,於超空間網道之中航行的過程中,發現了兩支身份不明的艦隊。
後者的艦船造型、材質、以及科技路線,都存在明顯的差異,初步斷定為源自兩個不同的文明或敵對勢力,正在以一追一逃的形式、朝帝國境內駛來。
好訊息是這兩夥人,艦船數量、科技等級、武備強度,貌似都不怎麼高。
甚至連希佩爾的勘探艦和工程船都沒有被他們發現,更不用說探索艦隊裡的戰鬥艦艇。
但不太好的訊息是...
好死不死地,這兩夥人的前進方向,恰好就是朝著中央星系的位置而來。
預計再過至多三次超空間跳躍,他們就有可能遇上帝國的邊境哨站、闖入帝國領土。
希佩爾先是採取了及時措施——切換到了隱蔽航行模式,並保持了對方的追蹤。
隨後發來了這份報告,向中央請示下一步的動作。
“見鬼,我剛準備對外擴張,就有吊毛跑到無人星系裡來搞事了?”
蘇文頗有些哭笑不得地關掉寫到一半的草案。
...要不要這麼巧啊!
..
通常來說,宇宙空間之中,是很難按星球內的方式、以單純的‘東南西北’進行定位的。
畢竟還有一個Z軸高度存在。
‘上下四方曰宇’,這‘上下’再加上四方,實際上就是六個方向才能確定的立體座標系。
不過,雖然正式的文書裡,肯定是用X、Y、Z三軸實現精確定位。
但在日常語境裡,很多文明還是能習慣性地用‘東南西北’來表示不同星系的方向。
這是由於即使在宇宙裡,一樣有一個可以被絕大多數人共同接受的參照物...
...也就是河系本身。
以銀河系為例。
哪怕它的長、寬、高,都是純粹的天文單位,難以用常理衡量。
但歸根結底,以比例來看,它的形態還是很簡潔明瞭的:
近似於一個橢圓碟形物體。
這樣一來,以這個碟形本身,以銀心到最長旋臂構成兩點一線,一樣可以形成一個基準,用來標註方位。
從而輕易得出水平面的座標。
至於具體哪邊是東、哪邊是西,這個完全可以依靠文明以自身母星作為標準來制定。
在這個‘四方’基礎上,再加上一個第三軸的座標,自然能實現對某個恆星系的大致定位...
...以星際時代,科技文明的探測能力而言,大致的方位就夠了。
蘇文來到星圖前,按照這個座標,迅速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