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諸侯死裡逃生,全賴蘇美人之勸,一時間本就有賢名的蘇妲己更是被眾臣交口稱讚,信服不已。
太師杜元銑、梅伯等人都曾被妲己救過性命,本就感激,此次妲己又救四大諸侯,為朝歌免去大禍,可謂功績極大,當下眾臣請紂王立蘇妲己為王后。
紂王早有此心,聞奏大喜,於是在四大候伯的見證下,立蘇妲己為王后,執掌後宮。
壽仙宮中,王后蘇妲己召見了東伯侯姜桓楚,行禮畢,姜桓楚道:“臣謝娘娘救命之恩。不知娘娘詔老臣來,有何差遣?”
蘇妲己屏退左右宮女,鄭重道:“為了武庚,特意召見伯候,有一事相托。”
姜桓楚心中一動,問道:“娘娘想讓武庚去東魯?”
蘇妲己道:“伯候果然智慧通達。那費仲、尤渾二人害死了姜王后,逼走了殷郊、殷洪兩位王子,生怕武庚王子報仇,是以明裡暗裡欲害王子性命。我雖努力護其周全,但明qiang易躲、暗箭難防,如今兩位大殿下不知蹤跡,武庚是大王唯一的血脈,萬一有個好歹,成湯社稷動盪,如何向歷代先王交代?”
姜桓楚當下痛罵費仲、尤渾二人一番,對他們害死自己女兒一事深為仇恨,氣呼呼道:“武庚既是大王唯一的血脈,難道大王就聽任那兩個奸賊殘害不成?”
蘇妲己苦笑道:“因姜王后被誣謀反,大王下令嚴刑拷打,王后受刑不過,以死明志。幾位殿下對大王不滿,殷郊和殷洪曾持刀衝撞大王,使得大王要殺王子,武庚亦受牽連,被大王不喜,幾欲喪命,幸得我極力保全。”
“但大王寵費仲、尤渾日甚。實不相瞞,此次欲害四大伯候性命,便是費仲出的主意。我深恐他們亡殿下之心不死,以致有所閃失。所以希望伯候帶武庚去東魯避禍,等日後情況好轉,再回朝歌不遲。”
東伯侯尋思著,此次來朝歌,本來就是為了帶走武庚,就算沒有紂王的詔書,他也會想辦法。先前還怕紂王阻攔,現在蘇王后主動提出,想必大王那邊她會做好安排,這就省了自己一番心思了。
“王后放心,武庚乃我親外孫,豈有不庇護之理?這麼多年,蒙娘娘照顧,老臣代小女拜謝!”說完,行了一大禮。
蘇妲己笑道:“君候不必客氣,往日我與姜王后向來親善,武庚雖非我親生,但實則情同母子,若非局勢至此,我也不捨得他走。”
傍晚時分,紂王來到壽仙宮中,蘇妲己接駕畢,和紂王說到此事,懇求道:“東伯侯夫人思念女兒成疾,既已病入膏肓。東伯侯懇求讓武庚去東魯暫住,慰籍老夫人思女之心,求大王應允。”
紂王對武庚的父子之情不深,一心想讓蘇妲己再生個兒子,將來好繼承王位,此時聽到這話,心中並無不捨,不過轉念一想,沉吟道:“東伯侯一家對姜王后之死耿耿於懷,武庚心中是否怨恨孤王亦未可知。孤王恐武庚去了東魯,趁機借東魯之兵作亂。”
蘇妲己早有計議,給紂王添上一杯香茗,勸道:“既是姜桓楚主動請求,大王恩准,日後若有反覆,天下人必唾棄他包藏禍心。再者武庚到底是大王的兒子,世上豈有子伐父之理?我聽聞姜文煥只有一女,大王不若賜婚給武庚,使東伯侯家和大王重續姻親,如此,東魯再無禍患。”
紂王放下心來,摟住蘇妲己坐在榻上,笑道:“王后不僅美貌無雙,更是見識不凡,真乃寡人賢內助也!”
幾日之後,武庚收拾好東西,揮淚告別蘇妲己以及一眾老臣。在朝歌之中,紂王那裡他沒感受到多少親情,姜王后死的時候,他又年幼,後來一直被蘇妲己收養者,感情自然很深。
另一邊,姜子牙面帶笑容的下朝後,又一幅苦瓜臉,唉聲嘆氣,在院子裡走來走去。
“師叔,又怎麼了?你晃的我頭都昏了!”哪吒抓住姜子牙的胳膊,不讓他瞎轉。
“今日王子武庚隨東伯侯去了東魯,並和東伯侯孫女定親。我預感到此事對西岐極為不利,但我官小位卑,無力阻止。”
哪吒叫道:“咱們直接去把武庚搶回來,讓他去不了東魯唄。”
姜子牙雙眼一亮,喜道:“這倒是一個辦法。搶回來之後,把他帶到崑崙山,讓某位師兄收他為徒,直接釜底抽薪,使商朝的氣運傳承盡歸我闡教,以反哺西岐。以前武庚呆在王城之中,有龍氣庇護,不好下手,現在出來了,正好給了我們機會。”
當下姜子牙吩咐馬氏看家,和哪吒一起出了城,又行一段路程,在東伯侯必經之路上守著,只要東伯侯等人一到,立刻就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