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部分(2 / 4)

小說:辛亥大軍閥 作者:換裁判

和空軍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陸軍方面不用說了,如果能夠順利登陸的話,那麼陸軍部隊就會是後續登陸後的主要作戰力量,而空軍方面則是不會直接參與琉球作戰。

空軍的作戰飛機之所以不參與對琉球作戰,這主要是因為距離關係,琉球位於臺北東北八百多公里,位於上海東南約六百五十公里,如此距離使得空軍中的絕大部分飛機都是難以抵達琉球上空,能夠抵達琉球上空只有B4轟炸機的最新改型以及空軍剛服役沒有多久的B8雙發戰術轟炸機。但是空軍正在籌備對日‘本本土的西南地區發動大規模的空襲,大量的B4、B8轟炸機已經被抽調到了朝鮮,根本就無法抽調出足夠的遠端轟炸機來進行支援琉球作戰。

空軍不直接參與琉球作戰不代表著空軍可以在這場戰役中置身事外,空軍需要在朝鮮南部的對馬海峽上牽制吸引日‘本人的注意,並籌備對日‘本的本土發起大規模的空襲。這麼做不但能夠吸引日‘本絕大部分力量的注意力,從而減弱對琉球方面的兵力不少。而另外一方面,國家軍事委員會的這些高層也希望能夠透過空軍對日‘本的大規模轟炸從而重創日‘本的戰爭潛力,並給日本人制造大批的傷亡從而壓迫日‘本在談判桌上屈服。

當三軍的聯合會議結束後,三軍相繼開始了準備行動,陸軍方面要把早已經完成了渡海登陸訓練的第四十七師從東北調回上海、杭州一帶等待登陸行動。而可以預判的是要攻克琉球,區區兩個師肯定是不夠,還得有更多的部隊,於是乎駐紮江蘇、浙江的一些部隊也是開始緊張的渡海適應性訓練,大批的物資開始囤積在上海、杭州一帶。

海軍方面也是對主力艦隊中的戰艦進行休整工作,並派出了大量的小規模編隊活動在東海海域,而這個準備期間,嵩山號航空母艦也是正式進入海軍中服役,並準備參加琉球作戰。

嵩山號航空母艦,乃是中國最新一代的航空母艦,1925年開始設計,由於當時中國海軍剩餘可用的航空母艦噸位只有五萬噸,所以從一開始的設計噸位標準就已經確定了下來,那就是兩萬五千噸。

嵩山號的設計延續了中國前面兩級航空母艦的設計思路,採用單層開放式機庫,右舷島,,水線側舷主裝甲帶最後處為七十五毫米,飛行甲板裝甲為三十五毫米,機庫甲板裝甲為七十五毫米。最高航速為三十二節,十六節巡航時續航距離為一萬四千海里。

以上的這些設計資料基本都是延續了前面的兩級航空母艦,只不過隨著噸位的增加導致這些資料相應的放大了一部分,此外內部的設計也經過了一定的最佳化。不過某種程度上來說,嵩山號的基本設計依舊無法脫離中國第一代航母華山號的基本構架,但是話又說回來,現代航空母艦的發展因為有陳敬雲在,所以中國海軍的第一代航空母艦就已經是具備了現代航空母艦的所有特徵,只要是不出現重大的技術變化或者戰略轉變,基本上中國的航空母艦設計這一二十年都不可能發生太大的變化。

在設計時,嵩山號的設計載機量同樣為八十五架,不過嵩山號的機庫和甲板都比之前的兩級航母大一些,實際上裝上九十多架飛機都是可以的,不過海軍暫時卻沒有打算擴大艦載機聯隊的規模,不是沒能力,而是沒這個需求。

因為搭載飛機越多,那麼航空母艦上的調動指揮也就越麻煩,以目前中國海軍所面臨的威脅而已,並沒有犧牲整體航空母艦的調動指揮等效能來換取搭載更多艦載機的必要。

嵩山號1925年設計,1928年動工,雖然比同級艦泰山號晚開工數個月,但是在去年年末爆發中日戰爭後,負責施工泰山號的江南造船廠由於需要負責大量受損戰艦的維修工作,導致泰山號的施工進度有些延遲。而在青島海軍造船廠建造的嵩山號則是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並採用了戰時建造速度,去年的中日海空大戰剛結束呢,嵩山號就已經完成了主體工程並下水,然後進行了緊張的舾裝、試航,這些工作原本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來完成,但是在戰爭時期被快速壓縮,短短四個月就完成了舾裝、試航工作,隨後立即進入了海軍服役。

為了讓嵩山號快速形成戰鬥力,中國海軍直接從現有的四艘航空母艦上抽調官兵進駐嵩山號,而艦載機聯隊則是要簡單的多,原本中國海軍就多了一個艦載機聯隊,現在剛好完整的進駐嵩山號。而考慮到不久後泰山號現在也已經下水,未來四個月內就會服役,所以海軍服方面也已經組建了第六艦載機航空聯隊,從各艦載機航空聯隊中抽調一部分老手,然後加上一部分新手組建新的艦載聯隊,並準備部署到泰山號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