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部分(1 / 4)

小說:辛亥大軍閥 作者:換裁判

飧鍪笨綻鐧乃斬碚鉸孕問頗敲床睿�Ω貌換岷屠�飛弦謊�鞫��シ依及。�訓浪勾罅志駝嫻牟慌倫約涸謁�譴虻募ち業氖焙潁�諼韃��巧細��幣壞堵穡�

難道這些社工黨人的思維就跟日本人一樣是難以理解的,這明明戰略形勢那麼差,竟然還主動去挑起一場戰爭?陳敬雲有些難以理解。

他自然不知道,這個時空裡的蘇俄之所以戰略形勢會那麼差,那全都是因為中國的影響,中國在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的大軍就像是一把砍頭大刀,無時不刻都懸在蘇俄人頭上,蘇俄人為了在西伯利亞地區保持平衡,可是投入了大量的力量,可是三十年代後,中國在伊朗和芬蘭的軍事援助進一步加劇了蘇俄局勢的劣勢,這也的確是,如果在蘇俄和中國發生大戰的時候,芬蘭和伊朗都出兵蘇俄的話,那時候蘇俄就得跳腳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蘇俄在這個時空裡之所以還堅持進攻芬蘭,為的就是打破這種戰略上的劣勢,西伯利亞那邊改變不了,伊朗那邊局勢太複雜,但是芬蘭可就在彼得格勒的邊上,蘇俄要進攻的話預計也花費不了什麼力氣,而把芬蘭拿下來後也就能夠保障蘇俄的西北部國境的安全。

所以說,這個時空裡蘇俄冒險進攻芬蘭,至少有一本原因是中國造成的。

面對蘇俄要進攻芬蘭,陳敬雲自然是要跳出來大力反對的,這個和芬蘭人能不能保持民族獨立無關,也和他對芬蘭人的同情無關,實際上這些對於芬蘭人很重要的東西對於陳敬雲而言屁都不是,他想的是讓蘇俄在芬蘭那邊吃的大大的苦頭。

所以在芬蘭大使擔憂了半天后,陳敬雲就是表示中國將會對蘇俄意圖侵略芬蘭表達最強烈的抗議,隨後又表示中國會對芬蘭進一步加大軍事援助。

大批軍火開始從中國各大港口裝船,然後將會奔赴北歐,然後交付芬蘭,由於歐洲那邊是戰區,而且波羅的海那邊也有著蘇俄的海軍艦隊,所以這些軍械武器在奔赴芬蘭的時候也是配屬了一支艦隊進行護航,免的讓那些歐洲交戰國給扣留了,要知道歐洲那邊戰爭爆發後,中國向德國運輸的商船已經被扣留了數個船隊的物資,雖然為了避免激怒中國英法都會按照高價收購這些被扣物資,但是這對於中國的對德貿易來說還是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不得已之下中國只好透過中立國進行對德貿易,比如瑞士、比如瑞典,還有此時尚未參戰的義大利。

和德國的貿易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重要的是向德國持續輸送工業原料,延續德國的生命力,讓德國能夠堅持的更久一些,而這些向德國輸送的物資中,以各種工業原料為主,此外最大宗的物資就是石油了。德國作為一個貧油國,雖然能夠從羅馬尼亞那邊獲得數量不菲的石油,但是對於德國的龐大石油消耗量來說還是遠遠不足的,而中國的石油產量是嚴重過剩的,1939年的石油產量產量為四千萬噸,僅次於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產油國,就連擁有廣闊殖民地的英國以及擁有巴庫油田的蘇俄都比不上。

中國的工業產值雖然也高,但是國民的民間石油用量實際並不算大,汽車擁有量還是不如美國那邊那麼變態,要知道美國的石油年產量可是高達兩億多噸,地球的其他國家加起來的石油產量都比不上美國一家多。而美國那龐大的石油產量實際上並不說明了什麼,中國如果有足夠的市場和需求,石油產量也能夠迅速攀升到上億噸,國內的數大油田都已經發現就等著隨時開發了,但關鍵的是沒有足夠的市場了,短時間內開採了那麼多石油賣給誰去啊,國內民間的石油消耗量並不是太多,而中**方的石油消耗也是有個限量的,按照二戰標準實際上中國哪怕只有一千萬噸的石油產量基本就能夠支撐得起一場世界大戰了。美國那邊最恐怖的不是石油產量,而是石油的消耗量,這年代美國幾乎消耗了全球幾乎一半的石油產量,於此相對應的就是美國一家的工業產值佔據了全球的一半,加上美國的人口不少,這些工業潛能就能夠完全的轉化為軍事力量潛力。

如果說中國能夠和美國有著邊境接觸的話,哪怕陳敬雲也不會擔心太多,大不了上千萬陸軍推過去就是了,但關鍵的是美國所處的北美兩邊都是海洋,這樣戰略上的優勢幾乎讓美國處於了不敗之地。

哪怕是短時間內處於劣勢,哪怕美國計程車兵都是少爺兵,但是隻要敵國無法打擊他們的本土工業基地,基本上就不可能戰勝美國,畢竟人家一個人開兩輛坦克,一個人開兩架飛機,還打個毛啊!

真正要戰勝美國,實際上辦法就是一個,那就是等核彈大規模量產後,需要注意的是這並不是說核彈研發出來就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