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部分(1 / 4)

小說:辛亥大軍閥 作者:換裁判

而海軍內部對於如此建造新一代的航空母艦也是有著不同的分歧,陳紹寬等人認為繼續建造兩萬五千噸的航空母艦最好,認為這種噸位的航空母艦在搭載飛機以及成本上能夠達成最好的平衡,當然為了效能的提升,適當把標準噸位放寬到兩萬七千噸左右就是非常適合的了。

用陳紹寬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載機量巨大,戰鬥力強悍,而且價格低廉……但是也有一部分航空派的將領認為,以前是受限於技術和條約限制,才不得不建造兩萬多噸的航空母艦,如今沒有了技術限制也沒有了條約的約束,那麼自然是要建造更好更大的航空母艦了。

關時傑就是提出了大型裝甲航空母艦的理論,認為航空母艦不但需要搭載更多的作戰飛機,同樣也需要大幅度提高防護能力,以求在作戰中保持持續戰鬥力。

而這兩方面的理論基本上都是根據中國海軍這些年來的一次次演習中所得到的,關時傑認為在歷次演習中,在對方也擁有航空母艦的時候,雙方的發現距離往往是相同的,攻擊是雙向的,也就是說己方航空母艦起飛作戰飛機攻擊敵人航空母艦的時候,敵人的航空母艦也再起飛飛機攻擊自己。而這個過程中,己方航空母艦會遭到敵人航空母艦的打擊,這種情況下除了提高編隊的整體防控能力外,也必須提高航空母艦自身的防護能力。不能說和前面的幾次海軍演習啊一樣,這攻擊飛機起飛後,不用多久對方的飛機也過來攻擊了,而中國現有的航空母艦,包括最新的嵩山級在內的子身份防護力都是嚴重不足的,穿甲炸彈能夠輕易的穿透飛行甲板,部分演習中甚至被穿透了機庫甲板,最後被判定為全艦大火以及大規模的殉爆而失去戰鬥力,到了最後就算沒有沉沒但是也是全艦都廢了,結果就是被己方的驅逐艦用魚雷送進海底。

關時傑就是根據這些原因,提出了建造大噸位的裝甲航空母艦,要求能夠防護五百公斤航空炸彈的俯衝攻擊,要求能夠防禦航空魚雷的攻擊,並且載機量需要達到一百二十架以上,航速達到三十三節以上,要達到這些要求,那噸位就直接往上飆了,四萬噸都不夠用,往少了算都得四萬五千噸,當然最關鍵的是價格,要造這麼一艘大型裝甲航空母艦,沒有兩個億是拿不下來的。

第七百三十三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

PS:對上一章的伏羲級輕型戰列艦進行技術調整,航速從31節提高到33節!——

關時傑海軍上將所提出的四萬五千噸裝甲航母的建造經費高達兩個億,而這個錢足夠海軍造兩艘陳紹寬提出的兩萬七千噸航空母艦了,而兩艘兩萬七千噸的航空母艦有著兩百架的載機,對一艘四萬多噸的大型裝甲航空母艦上的一百二十架艦載機來說,佔據絕對優勢。

所以儘管關時傑的方案有著很有的誘惑力,但是海軍內部出於各種考慮依舊是放棄了這一方案,而是選擇了陳紹寬提出的兩萬七千噸方案,但是方案送到了陳敬雲這裡來的時候,卻是被陳敬雲否決了並退回海軍讓他們再議,這裡頭的意思非常明顯了,那就是希望海軍重視裝甲型航空母艦。

如此情況下,海軍的第八期發展計劃中再一次做出了調整,建造數量依舊是兩艘,但是一艘是兩萬七千噸的航空母艦,而另外一艘則是關時傑所主張的大型裝甲航空母艦。

現在中國並沒有處於戰爭時期,而且兩三年內也不太可能爆發戰爭,所以能夠用的軍費也比較有限,要不然按照海軍的性子是一種來兩艘了。

定下來了建造計劃後,詳細的設計被迅速確定下來,而這兩艘航空母艦也是預定在1937年相繼開工,27000噸的航空母艦被命名為青山號,而預計45000噸裝甲航空母艦被命名為天山號。

海軍為了開展如此龐大規模的造艦計劃,僅僅在1937年的軍費預算中,就獲得了高達十二個億的預算,而且明年,後年還會獲得更多的軍費預算。而三軍總軍費加起來達到了三十八億,摺合美元為十九億美元,僅次於蘇俄和德國,位居世界第三。

同一年,不但中國提高了軍費支出,世界各國都是相繼提高了軍費支出,日本方面達到了六億美元,英國和義大利的軍費支出都是達到了十二億美元,美國的軍費預算也是超過了十億美元,要知道美國的陸軍也就是那麼十來萬,連中蘇的零頭都比不上,這十億美元主要還是花費海軍上面的。

1937年,基本上世界各國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海軍軍備發展,美國人開始動工兩艘新式高速戰列艦,日‘本動工了兩艘高速戰列艦的同時,還動工了兩艘艦隊航空母艦,而中國方面則是一口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